如何細致、全面、個性化地理解欣賞一種風格?今天為大家帶來源于8090年代電子游戲,數十年后在元宇宙世界中依然風生水起的「像素」風格。
▲可口可樂最新推出的‘零糖字節’元宇宙設計
CryptoPunk被賣出高價的NFT頭像們,可口可樂新推出的“零糖字節”元宇宙可樂設計,巴黎世家低像素虛擬模特廣告片等等,小時候記憶里模糊且略顯粗糙的像素風,突然搖身“進化”成未來感十足的時尚潮流和數字化藝術,像素風格為何能跳躍式“升級”呢?我們通過視覺調研來層層展開。
▲REBLOGGED FROM CYBERMAX
▲圖片來源:VirtuaVerse by Theta Division Games
像素風視覺調研報告
01 風格定義
PIXEL(像素)=PICTURES(圖像)? ELEMENTS(元素),是將圖像元素化表現之意。圖像在感光元件感光后轉化輸出成一個個單位點,一個點代表一個像素。如果從元素倒推回圖像,藝術家以單個像素點(1px)為單位繪制創造出的數碼圖形,即為像素畫,利用共通“點陣原理”創造出的產品,即為像素藝術品,它們共同構成了像素化視覺風格。
現代像素風格起源20世紀80年代,1983年任天堂發行的第三代家用游戲機Famicom問世,機身以紅色和白色為主,被稱作“紅白機”,新機型雖然令游戲創作豐富起來,但儲存空間的限制仍難以突破,如何兼顧視覺與操作體驗呢?一套輪廓清晰,弱化細節,色彩對比強烈的視覺圖像創作規律在探索中逐漸明朗,現代像素風格由此誕生。
《寶可夢》
《馬里奧》
《星之卡比》
而90年代末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游戲設計越來越追求清晰逼真的視覺效果,像素風逐漸從中淡出,也恰是因為離開游戲設備,現代像素風呈現出多媒介應用,平面、裝置、十字繡,拼豆,樂高等等煥發出新的活力。
圖片來源:①Design by 樂高 ②from Comme des Gar?ons ③from Nathan Sawaya ④from AliceBXL
02 風格關鍵詞
雖然像素風是一種具有親和性和包容度的風格,但它的起源注定了電子游戲里的視覺效果被最大化繼承以運用,低分辨率、復古懷舊、構造想象是像素風格的核心關鍵詞。
03 視覺收集
我們從視覺呈現入手,將這些現代像素風作品里的素材組合為Moodboard,拆解分析其中的元素、字體、顏色。
04 視覺分析
像素風常用元素
鱗次櫛比的樓宇、街道、LED廣告牌、游戲人物、電子寵物、音頻故障等是常常出現在像素風格中的元素。這些元素的集合,像是對游戲世界虛擬世界的再現,構成夢幻烏托邦式的場景。
像素風常用字體
來源于電子游戲的像素風字體為“受限”字體,因當時設備運算限制,字符寬度相同的8X8像素等寬字體最常被使用。通常像素字母最外圈添加描邊或是投影的像素格,形成自然間隔與立體感,不僅便于突出于繁雜的游戲背景之上,更形成十分流行的裝飾效果。
▲游戲吃豆人中所使用的字體(設計師們在8X8的方寸之間創造而出的字體),圖片來源:《街機游戲字體》
▲游戲《深水炸彈》中所使用的字體,圖片來源:《街機游戲字體》
▲游戲《智力競賽》中所使用的字體,圖片來源:《街機游戲字體》
▲游戲《雷軋斗》,圖片來源:《街機游戲字體》
像素風常用顏色
像素風的顏色受電子游戲里屏幕RGB色彩顯示及操作視覺影響,早期紅白機的色彩選擇只有56種,因此通常選用高飽和度的主色搭配低飽和度的過渡色和陰影,主色中紅綠撞色,黃藍撞色使用較多,在感官上營造出興奮快樂的效果。
此外,為了用有限顏色在平面內創造更豐富的視覺體驗,通過“色彩抖動”即在相鄰像素間地加入彼此的顏色,兩種顏色在視錯中融合起來,以增強畫面層次和立體感。
▲紅白機顏色色卡: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手段,紅白機可供使用的發色色號僅有52個(目前說法較多,52-56不等,另外黑色似乎也排除在外。)
05 視覺影響
90年代末,像素風以“粗糙”“生硬”之名被游戲世界逐漸淘汰之時,卻變為一種圖像的表現形式,一種藝術手法進入更廣闊的視覺創作領域。
作品來源:見文末①
設備帶來的圖形“受限”跨越為 “不受限”,字形抽象化,圖形元素化,融合鋸齒狀的外觀,變形輪廓線,或是馬賽克式的模糊處理,以極其強大的適配性出現在酸性設計、表現主義設計風格中,體現不受約束的未來感與形式之美。
▲圖片來源:①from Jenny Holzer ②from FUSE ③from Jenny Holzer
以像素風為基礎的設計融合,逐漸開拓出獨特的數字藝術風格,應用在時尚潮流、插畫創作、平面設計及品牌廣告中,“升級”后的像素風更是帶著創意與傳播力量重新回歸到虛擬世界, “元宇宙”像一個巨大的培養皿,簡潔,抽象,有序的像素NFT是極易編碼重組的信息載體。
▲from Kaiju Kingz
06 歸納總結
在八九十年代,像素風是第一次打開游戲世界的童真快樂,從跳跳動動的像素格小人,虛擬世界走過極度清晰仿真的視覺構建,又在“元宇宙”回溯。作為藝術作品設計簡潔、構造想象,作為傳播媒介重點突出,信息清晰。從某種意義上說,像素風格恰好順應了如今大多品牌設計商業化的趨勢。
如何接納“新”,不如讓記憶中的“舊”來調動感官吧。20年前初次接觸電子游戲帶來的興奮與幻想,在“元宇宙”里被像素風點燃,繼而互相成就,或許是必然。
撰寫:菁蓓
校對:荔枝
參考資料: 《看看四十年前街機游戲中使用的像素字體》作者:3type
圖片來源:
圖示①—1. Design by 洪彰聯 2. Design by Grmmxi 3. Design by STUDIO NA.EO 立入禁止 4. Design by Sangjoon Hwang & Hwayoung Lee 5. Design by O.OO Design & Risograph ROOM 6. Design by O hezin 7. Design by Joonghyuncho 8. design by Jaeho shin 9. Design by Hagihara Takuya 10. Design by bowyer studio 11. design by DO ON東
文中部分未標注來源圖片來自網絡,盡力尋找來源仍未果,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內容轉載自“設計便利店”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