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收納"一詞不斷出現在人們眼前,圍繞收納而來的各種方法、衍生品也層出不窮。其中最多被提及的恐怕就是“斷舍離”這三個字了。
難道一個家的收納出現問題,就一定需要"斷舍離"才能解決?難道為了讓空間變得“整潔”,我們只能選擇克制,無趣的生活?
家庭收納,李楠從不強推“斷舍離”。她說:“你的喜愛,你的回憶,你的夢想,以及有關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如果這些全都裝不下,那還叫“家”嗎?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家不僅僅是收納肉體,更要收容靈魂?!?/p>
"將喜歡的一切留在身邊,這便是努力的意義。"
△設計師?李楠
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播出的《筑家有道》節目中,李楠老師首次提出“收納系數”法則,并從設計角度給出家庭收納系統解決方案,從根本上解決收納問題。
留日歸來的年輕夫妻和他們97㎡"炸過"的家
業主為一對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小夫妻,帶著他們的愛犬胖丁共享97平米的平層,兩房一廳一廚一衛,從空間面積和人口結構來說,本應綽綽有余。然而,房間里卻到處堆滿了兩口子和狗子的用品。
△改造前玄關
李楠老師第一次約著上門查看,就發現癥結所在:家里幾乎沒有“收納”,所有東西不是“藏”是“擺”,一覽無余,“沒有秘密”,堆積感不但讓原本有著朝南陽臺的主臥空間終年不見陽光,也讓整個房間“好像被炸過一樣”。
△改造前臥室
住在這個“被炸過的房子”里,可想而知家庭氛圍不會太和諧——男主人抱怨女主人亂買東西不會整理,女主人也很委屈,明明自己已經按照各路專家指導“斷舍離”丟棄很多東西,卻依舊無法解決頭痛的收納問題,連兩人共同品茶的愛好,也因局促的空間無法實現。
△改造前的客廳
方案改造前,第一件事是“分類統計物品數量”。結果顯示,
被男主人吐槽女主人買買買的鞋子,兩人共計90雙;
看起來“漫山遍野”的衣物,計60件衣服22條褲子;
男主人特別提出的手辦20件,
其他零散物品等等均屬于正常家庭生活范圍,甚至可稱之為“精簡”。
既然真相是"東西并不多",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我的家究竟需要多少收納空間?
針對這個家庭收納改善,必須從"收納空間"本身入手。為此,李楠老師提了“收納系數”法則這一概念。
神奇的收納系數
“收納系數”是我們李杜設計通過既往住宅項目收納案例的統計分析,得出適用于公寓類戶型家庭收納空間的系數標準。它將收納柜體分為ABC三個類別。
其中:
A類柜體深度600mm或高度2000mm,為最強效率收納柜體,類比柜如衣柜,衣帽間柜,高低柜,組合柜等。
B類柜體深度600mm且高度>450mm或 深度300mm且高度>1200mm,屬于中等效率收納,類比柜如五斗柜或電視柜等。
C類為弱收納,類比柜如床頭柜墻面隔板等零星收納。
李楠告訴我們,一個家庭的有效收納主要取決于AB類柜體。
而收納系數的計算,是房間面積÷(A+B延數)=收納系數。
根據這個系數法則,本次《筑家有道》案例中,小夫妻家面積97平方米,原有收納柜A+B延米數為6.5米收納系數近15,相當于沒有收納。而經李楠老師的改造方案后,整個空間留出22.7m的A+B類收納柜,收納系數調整為4,實現了充足合理的收納空間需求。
"根據我們的"大數據",這個系數越小,代表收納空間效率越高。4,5,6為優良,2,3代表極強,超過8則意味著收納空間不足。"
大家都可以算算自己家里,到底是"東西太多",還是"收納空間"根本不足。
△改造前后的玄關(局部)
△改造前的客廳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后的客廳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后的客廳收納方案(局部)
李楠老師特別理解家庭收納的痛點、需求?!笆裁礃拥氖占{更合適,光容量大也不行,還要考慮他的便利性,才能真正起到隨取隨放的作用。我們提出的"收納系數",確實是通過一系列案例演算的規律值,大部分家庭可用來參考,也希望收納系數能引起更多家裝公司的關注,因為他們有更強大的數據支撐?!?
△改造前的臥室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后的臥室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后的臥室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前的臥室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后的臥室收納方案(局部)
△改造后的臥室收納方案(局部)
除此之外,李老師還向筆者介紹了根據這套收納系數所解決的其他幾個不同面積空間的收納問題。
《夢想改造家》第三季有一個5口人居住僅38平米的空間,通過改造,李老師為這家人留出了16.9平米的A+B類柜,讓這個家的收納系數達到2.25。而在另一個3口人居住同樣38平米的空間,李老師更留出了18.8平米的A+B類柜,讓收納系數達到2,充分滿足了極小戶型下,一家人的收納需求。
被念叨的“壞習慣”和被收納神器帶進的坑
老一輩裝修,家里衣柜懸掛的空間往往用于大衣。而其他衣物,一般會折疊擺放。有的時候,一個縱深60厘米的衣柜,上半部分是掛衣區,下半部分則里里外外層層疊疊一摞摞各式衣物。剛整理好的時候確實很整潔,但每次要翻找其中一件,尤其被隱藏在深處的衣物,就免不了從里到外翻個遍。萬一翻塌了,還要重新整理。
對此,李楠表示,衣柜里的雜亂,并不一定只是衣柜主人的問題,畢竟人都希望輕松地生活,而當今時代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物質相對貧乏的時代,除了大衣,各式各樣適合不同場合的西裝、長裙、禮服……都需要被細心對待。折疊,并不能很好解決這類衣物的收納問題。
因此,傳統的衣柜設計,也需要改變。
△改造后的衣柜方案
在李楠老師看來,衣帽間、衣柜應盡量減少甚至不放隔板,只有放被子的儲物間才需要做隔板。而一些不適合懸掛的衣物,譬如毛衣、絲綢類衣物、打底衫等可以設計一些抽屜,按顏色或按薄厚區分,不同類別分開擺放。由于抽屜的可抽拉性,能讓用戶一目了然看到內部,而適當的高度也讓疊放的衣物不會坍塌,便于找尋。
針對A+B類柜體本身設計提出的建議同時,李老師還在這次的方案中特別提到玄關處的收納設計。
家庭進門玄關處,對收納要求極高,然而往往是被一個超薄鞋柜打發了。在這里,大家不妨選擇做一些大型壁柜,可以按照從上到下,從"不常用——常用"的使用習慣安排收納物品。比如,最上面空間因為不方便取放而放置"不常用"物品,中間放進出門常穿應季衣物,和進出門常用小物:口罩,雨傘,香水,太陽鏡,消毒噴霧等等,而下部以常用鞋為主。
而看起來整齊的網紅款收納鞋盒,對此,李楠老師指出:如果收納空間有限,不建議大量使用這種鞋盒。每個鞋盒放一雙鞋子,會空置50-70%空間,放兩雙又容易擠壞鞋子,盒子高度和鞋子高低的差別,損耗了大量空間。
△玄關柜方案
另一個案子,再次驗證,很多時候很多家庭,收納效果的不理想,是因為收納系數的不達標,收納空間設置的不夠,以及收納柜體設計的不合理。
“我曾經幫一個朋友重新裝修過一套房子,100多平米,地段非常好,市中心。其實這家人經濟條件非常好,但主人不喜歡太大的房子,女主人也超喜歡買買買。因此,這次裝修女主人就希望能夠重新布局房間里的收納空間。但一開始,男主人并不理解,他覺得家里收納不夠,是女主人生活習慣導致的,跟設計沒有關系。后來,通過這次重新設計裝修,我把他們家的收納系數從14.5做到3.33。主人入住半年后,我們去拜訪,結果發現,這個家的干凈整潔程度和剛做完裝修沒有入住的時候幾乎沒有差別。"
這就是"收納系數","分散收納","懶人收納"的魔力
李老師認為:“很多業主都被傳統的格局所束縛,譬如一個家就必須兩室一廳,或三室兩廳,每個家都需要有一個書房等等,但實際上,每個家庭的組成,人們生活習慣都不同,我們需要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需求,為自己找到那個只屬于自己的家的方案。”
讓設計賦予生活從容的色彩
做真實的自己
有關數據表示,“斷舍離”“極簡主義”等生活方式流行起來后,全球范圍內有37%的人認為,被媒體施加了壓力,迫使人們過極簡的生活。
為此,人們舍棄了保留多年的課本,即使它可能代表你的整個青春;丟掉了不再走動的手表,雖然它曾來自一個重要人士的饋贈;丟棄了整箱整盒的玩具、裝飾品,即使當年你是那么欣喜將它們收羅回家;電影票、車票、門票……那些失去價值的舊物,一一都被舍棄。
對此,李楠老師表示,"斷舍離"的前提一定是"不舍得"——如果原本就物欲清淺,也便無需"倡導"——既然"不舍得",那就"不要舍",不要勉強自己。我們應該多體恤那些"內心少年"的人,趁著年輕,多做"加法",更多擁有,更多樂趣,更多驚喜,更多體驗......千帆閱盡,才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枉此生。"
而那些關于讓家里有足夠空間容納下這些你的小愛好,小情趣的事,
就交給設計師去考慮吧——
內容轉載自“李杜設計”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