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毒教材”事件全網關注,連中紀委都出手了。據說插畫設計師還是清華美院畢業的,不知他設計這套教材時是否忘了當年報考美院的初衷。難道入坑設計只是為了拉低一代人的審美?
想當初18歲的我也曾虔誠地相信,高考改變命運;直到28歲我才明白,現在流的淚不是高考不夠努力,而是當年豪(腦)情(子)壯(進)志(水)交出去的那一張設計高考志愿表將我卷入了命運的洪流!
所以每當初夏的空氣里又將要飄滿抉擇的味道,我就忍不住捋下一把凌晨熬掉的頭發,停下手中改第了20次的圖稿,語重心長苦口婆心地勸你們一句:年輕人,千萬不要學設計!
01?
學設計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大學那么多專業,要說比理工有趣,比文科實用,又比藝術接地氣的,那非設計莫屬。一屆屆愛畫畫、愛創意的少年們爭相涌入設計專業,都想著能用自己的腦洞變現,甚至改變世界。但年輕人的問題就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你以為學設計是開啟一場羅曼蒂克之旅,實際卻是進入一個無盡的深淵。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太龐雜了,不僅要有理工的抽象和嚴謹,還要有文科的底蘊和情懷,更需要藝術的審美和技巧,別說大學四年了,就是碩博讀完也不過是剛剛找到了大門。
學習苦,工作后是不是就輕松點了?你以為每天蘋果電腦熱咖啡,走街串巷找靈感,動動手指就是幾萬塊的單子,實際卻是常年在修煉“莫生氣”神功和“甲語”十級翻譯,不戰死過幾回不服輸,這世上腦洞最大的絕對是甲爸。
還要熬過日復一日的加班和不增反降的工資,能堅持下來的都是一群身心異于常人的瘋子吧!
可越是在這種瘋魔執著中,設計越讓你欲罷不能,它給了你獨特廣闊的視角和豐滿珍貴的體驗,也給了你建構世界、建構自我的一萬種可能。上癮的東西可能都這樣,明知會受苦,卻更愛得深!
今天的設計師已經開始在元宇宙中創造未來
02?
學設計好找工作嗎?
這幾年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全社會都難,老板難,就業就難,連大廠都在成百上千地裁員,小公司小團隊誰不是在茍延殘喘呢?官方都開始鼓勵多放“皇糧”照顧畢業生了,難道辛辛苦苦學了幾年設計最后也只能跟著千軍萬馬去“考公”?
No no no!設計是干什么的,解決問題啊!越是艱難和危機的時候,就越需要設計師去披荊斬棘。沒想到這大環境竟然可以是利好,新課題不斷涌現,各領域的設計需求都在升級,社會和大眾都早已“嗷嗷待哺”。做一個跟著時代不斷升級打怪的設計師不要太帶勁!
后疫情時代催生了產品、服裝、室內、景觀、辦公、醫療等全方位的設計新需求
疫情促使各行業大洗牌,設計也在逐漸淘汰低價博眼球的浮躁趨勢,回歸到功能和使用本身,整個行業反而更需要強大的專業力。只要你夠專業夠堅韌,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可以,別人吃不了的苦你可以,老板和客戶還不都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等你嗎!
當然,如果你幻想著在學校混幾年,出來抄抄作業吹吹牛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走向人生巔峰,em......請立馬就地放棄這個專業!!
03
那些學設計的后來都怎樣了?
沒錯,學設計畢業后的社會第一課就是要面對加班熬夜工資低、修圖改稿千百遍的“毒打”,這是幾乎所有設計師都會經歷的生存狀態。于是幾年后,這波學設計的年輕人就會被錘煉成三種:走的、混的和大牛。
干了一兩年就受不了辭職轉行的設計師不在少數,也有人日漸放飛甘當老板的工具人,成為沒有感情的設計機器,可能很快就會被AI取代。但那些沒有被甲爸擊垮反而越挫越勇,每打一戰技能就up一級的人,他們后來的故事就被很多人知道了。
優秀學長代表:陳鵬,男裝設計專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服裝設計師,曾就職于Dior、Harrods等大牌,在英國創立了同名品牌CHENPENG,2020年榮獲亞洲十佳設計師稱號。
優秀學姐代表:倪傳婧,插畫專業,25歲登上福布斯最年輕藝術家榜,27歲霸屏蘋果官網,其客戶包括《紐約客》、《紐約時報》、麥當勞、漢莎航空、adidas、美國運通等。
如今設計的天下早已不是西方一面獨大了,中國設計圈子幾經篩選迭代,留下了一群閃閃發光的“神經病”,他們在國際舞臺和獎臺上都愈發耀眼,為中國設計爭取到了擲地有聲的話語權。前輩們打下的江山如此多嬌,此時不學更待何時?
2021年室內設計“奧斯卡”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中,中國設計師包攬1/4席位,讓大獎發起者馬丁沃勒先生也不禁贊嘆:“這是中國設計的黃金時代。”
設計是最容易勸退人的行業,但一旦堅持了卻是最能夠終身的事業,因為它能夠激起的熱愛和滿足無可替代。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會改變,設計在任何時候都是讓自己、讓別人、讓世界變得更有趣更快樂的專業,沒有之一!
讓我學設計!誰也別攔我!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