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春意盎然,推薦一個能令你心情愉悅的水彩風插畫師。
看到不少畫師在網上分享作畫過程,往往是畫工越扎實的,觀看人氣越旺。
今天介紹一位出道沒多久,且自帶仙氣的畫師。
有人驚嘆于這個青春少年神似“易烊千璽”的顏值,但更多人,會折服于他細膩飄逸的神仙畫風之上。
圖源微博@鹿菏
他就是90后國風水彩畫師——鹿菏。
鹿菏在網上的作畫視頻,適合于給心情解壓者觀看,賞心悅目。
一則不到1分鐘的人物速寫,b站播放量就有40萬+。勾勒一筆一畫,下筆果斷,非常絲滑,有時候落筆之快,普通觀眾根本不知道上一秒發生了什么。
看他上色則更加舒適,人物的輪廓、肌理、光澤,都在他的點染之下,愈發清晰而立體。
板繪時,他會充分發揮工具的優勢,用iPad創作山海繪卷,像是神仙做法。
正如網友所說:“本來以為是手繪大佬,沒想到一出手便搶了板繪的飯碗”。
鹿菏的古風水墨插畫,以水墨著色出彩,層層疊疊,浪漫而婉約。
他正用著的微信和微博頭像,是今年3月創作的“清明”圖,蒙蒙小雨、清雨,碧綠竹林之中,衣袂飄飄的仙人,身著藍綠色長衫,手撐油紙傘,坐在一頭巨大而溫和的神獸白澤之上。
清明綿密如針的雨,春日盎然的綠,仙人與神獸的怡然自得。仔細欣賞,一筆一線,細節滿滿。
鹿菏隨之分享了自己創作“清明”圖的過程,有網友問:“這么恐怖的控筆能力,得練多久啊” 鹿菏笑了一笑回他“先來個十年再說”。
在水彩畫風這條路上,鹿菏走過的時間豈止10年。
從三、四歲就開始畫畫,從涂鴉開始,一直到2013年,年輕的鹿菏開始在《小說繪》《芭莎藝術》繪制插圖,同年在《繪心》連載《浮生物語》全手繪水彩繪本。
《浮生物語》
并非美術科班出生的鹿菏,要畫到如今的境界,自然也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大的努力。
幾年前,他曾在微博上分享創作的思路和技法,一朵看似簡單的雪山彼岸花,經過底稿、鋪色、渲染,上色深淺過渡,疏密有致的線條勾勒,需要長期的練習、反復的精雕細琢,才能創作出來。
然而大學沒有讀美術,念了中文系的鹿菏,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反而更加深入,他一直對中國文學中的志怪小說興趣斐然,思緒遼闊。
他創作的作品,也大多源于傳統文化,《山海經》《述異記》《太平廣記》《搜神記》、二十四節氣、十二星宿,都在鹿菏的筆下重新喚醒了生命力。
他說:“一直以來,我創作的主題都離不開奇幻,無論是山海經或者搜神記里的怪獸仙君,還是太平廣記里的奇聞異事,亦或是神仙傳記錄的一個個光怪陸離的篇章,都是創作的來源。”
妖、仙、靈動的飛禽和中國神獸,寫意又天馬行空。
線條流暢利落,色彩色調也渲染出了脫俗神韻。
這樣一個浸潤在傳統文化之中的國風少年,隨即成為了互聯網中的一股清風,拂者可以短暫逃離俗世,享受一刻寧靜。
鹿菏有過兩次異常出圈的時刻。
第一次,2017年,熱播電視劇《扶搖》,在微博發出了一張宣傳海報,沒想到卻是宣傳方直接盜用了鹿菏2014年的一張古風圖,許多觀眾憤憤不平,刷起話題,為鹿菏維權。
《扶搖》宣傳海報:
鹿菏原圖:
最終,劇方向鹿菏道歉,支付了版權費用,并且邀請他專門為《扶搖》創作了一幅海報,此事也算就此和解。
誤打誤撞,鹿菏的國風水彩美學被更多人熟知,為許多電影、電視劇畫下海報。他也從此更加注重版權,牢記在辛苦創作的畫中打上水印。
第二次出圈,是2018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水形物語》委托鹿菏創作了一幅中國水墨風的海報。
經過幾十個版本的修改,最終我們看到,畫中花青、石綠深淺不一,配上淡墨,池水碧波蕩漾的色彩,畫面中央紅色的女孩與人魚相戀,自由徜徉于留白寫意的空間之中。
色彩偏暗,留白很多,人物和劇情不突出,這幅作品和傳統海報的風格差異巨大,但導演托羅卻對這副作品喜愛至極,不僅將作品發到了自己的twitter上,還特意與之合照。
作為中國觀眾,也因為這幅海報,在一個西方的人妖戀愛故事里,找到了中國風的審美共振。
而鹿菏本人,在創作這部電影的海報時,則融入了自己的情緒:
因為身體的不同而受到不同聲音的排擠而孤獨一人這種感覺太讓人難過了,可能也是因為我自己小時候的一些經歷所以才對電影這樣感同身受。所以很想創作出有幸福感的海報,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希望善良的人能夠獲得幸福。
作為一個已經頗為成熟的畫師,鹿菏卻不太善于高調地為自己宣傳吶喊。
但也許因為自身的經歷以及超強的共情能力,他始終能在自己的作品里,找到更加溫柔的視角,為這個喧鬧的世界,留下一片寧靜與美好。
目前,鹿菏微博粉絲超過百萬,時不時視頻中露出的纖細之手,偶爾拍攝的日常照片,也讓許多人驚艷于他的顏值,且因為外形優越,他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給圖書和雜志拍攝寫真,以書模的身份出道。
這樣一個俊秀的美少年,從名字到畫風,從外形到生活,里里外外,似乎都自帶一種不屬于凡間的仙氣。
他最喜歡鹿和鶴,覺得它們是最有靈性的生物,于是,他給自己取筆名“鹿菏”。
比如他的長畫卷《水清無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騎鶴來》,深山中煙霧繚繞,云上仙人與神獸,共同譜寫天地之間的和諧與脫俗。觀眾也仿佛能在畫卷中,悠悠然駕鶴飛去。
《隱世之國》作品集中,也體現了他遠離塵世隱居山林大海的夙愿。
鹿菏最鐘愛的繪畫題材就是妖、仙、靈動飛禽與中國神獸,但即使他畫的妖和鬼,也都是溫柔的。
他說:“妖怪在我心底都是善良溫柔的,縱使有些作惡,背后也都有不為人知的苦衷。”
他畫的百妖譜,百妖非但不張狂反而黯然神傷,散發著一種令人疼惜的破碎感。
鹿菏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永遠是溫柔而超脫的,不參與塵世的紛爭,專注于令人神往的意象。
電視劇《瑯琊榜》熱播,他唯獨關心主角梅長蘇的一雙手。
《大圣歸來》熱映,人人喜愛齊天大圣,而他卻格外心疼反派混沌,為他作畫章。
金庸逝世,他用水墨畫出金庸江湖里的快意恩仇致敬。
每年6月,鹿菏都會為高考的學子們創作一幅鼓勵的畫作,有時是少年執筆面對祥瑞白鹿,有時是少年仙人身騎白馬壯志凌云。
與其說他是與塵世隔絕太遠的仙,倒不如說他專注于畫中世界,不為紛雜的外界所擾,才能保持一顆溫良的創作初心。
平日不用趕畫,便在家渲染畫紙,畫畫扇面,拍拍片子,整理心愛的物品,看云卷云舒,享受獨居慢生活,平靜且愜意。
網友所稱贊的“穩如打印機”的手,背后是無數次的練習和描畫,是心無旁騖沉浸在繪畫世界里的結果。
他曾在微博里說:
“在我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尋仙訪道的夢。在青山綠水中穿行尋找高古的隱士,倚在山石上聽萬壑松風,躺在煙云間里痛飲山泉,靜坐群山之巔看夕陽,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
豐富便利的現實生活雖然美好,但卻少了一種超然物外的自由,所以,他便將美好的希冀與幻想寄托于畫筆之中,腦海里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只有畫才能記錄十之一二。
于是,他把一個個想法變成一幅幅畫面,希望離那個尋仙訪道的幻夢近一點,再近一點。
內容轉載自“金城漫與畫”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