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點秋香》里武狀元有一段名言 “ 吃完飯要拉,拉完還要撒,撒完又想吃,人生就是吃拉撒!”,真可謂道盡了人生的真諦。

聽說過“吃喝”社交、但是你聽說過“撒拉”社交嗎?

這并不是一個調侃的概念,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最近清風聯合長草顏團子在杭州星瀾里,打造一座特色的「清風emo治愈廁所」,開啟廁所社交模式,拯救這屆年輕人的emo情緒。

與其說「清風emo治愈廁所」玩的是“跨界營銷”,我更愿意稱之為“治愈營銷”,堪稱是一個回應當代消費者情緒的案例。

1

概念先行?

“一抹帶走emo”強化品牌聯萌

清風和長草顏團子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去,但深究之下雙方有著相似的跨界基因。

這還要從“長草顏團子”這個視覺IP說起,“長草顏團子”是由白色團子外形、顏文字表情、頭上的小草三部分構成。

團子代表孩童的單純,顏文字指的是身處復雜社會,對單純可愛生活的向往,小草代表成長中的希望與夢想。“長草顏團子”整體給人傳遞親切、可愛的感覺。

一直以來,“長草顏團子”憑借呆萌的造型、正能量的人設設定,圈粉無數,背后也積累一定的年輕人受眾。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長草顏團子”治愈系的IP形象,高度契合清風主打的“治愈emo”的營銷主題,為雙方的跨界奠定了一定的合作基礎。

透過清風x長草顏團子推出的概念視頻可見一斑,一個巨型團子正在蹲茅廁,當它正愁著便秘時,鏡頭外飛來一塊濕紙巾,就像是給蹲廁雪中送炭,讓團子瞬間豁然開朗。

清風用一個趣味故事,解讀清風長草顏團子、治愈與如廁場景的概念,帶動受眾對于「清風emo治愈廁所」的探索欲,提高外界對于跨界聯名的接受度。

且通過“人生總有使不上勁的時候”的蹲廁時刻,貼切地比喻為人生那些感到emo的時刻,直擊大眾的情緒痛點,增強治愈emo的代入感。

拋去視頻不談,清風借助“一抹”與“emo”形成諧音梗,以玩梗的方式打造“清風一抹,帶走emo”的聯合標語,帶出清風紙巾的功能價值,強化外界對于清風“抹去”賣點的記憶點。

除此之外,雙方還聯合打造了聯名款,打通了消費視覺、觸覺之間的“治愈”觸點,把清風治愈emo的價值落到實處,讓跨界聯名不止做到了跨品牌名的面子,更是把跨界做進場景的里子。

2

落地有聲?

emo治愈廁所玩轉體驗式營銷

做營銷想要讓消費者買單,品牌就要避免“炒概念”,而是要“真落地”,讓消費者參與進來。

清風x長草顏團子這座「清風emo治愈廁所」,構建了足足三層的驚喜空間,堪稱是大型全網都市人避難現場。

細節之處充斥著綠色清新的元素,為年輕人解鎖沉浸式的確幸體驗,既能和團子貼貼尋求治愈,還能隨心所欲拍照。

一樓的“雙團托鏡”就很帶感,兩個團子人偶擺出撒花迎賓的樣子,為來賓打開新世界大門,營造了歡快的氛圍感。

清風還在二樓造一個酷炫的C位“EMO語錄環繞的馬桶王座”,背景墻應景地設計了十級扎心語錄,讓消費者坐上去有如體驗了一把“emo之王”,隨手就是一張朋友圈大片。

“廁所才是生活的避難所”

“減肥的苦是一點吃不了”

“一天只有中午開心”

“因為emo早早會來”

“居家上班 簡稱家班”

每一句堪稱人間清醒,不得不說,清風這回把年輕人的消費喜好和情緒心情拿捏住了。讓人看了之后,瞬間對emo的情緒自然脫敏,把emo情緒退退退。

即使在休息區,清風也下足功夫,設計超大型plus版團子的網紅既視感背景墻,為路人逛gai休息提供拍照場所,近距離跟團子進行貼貼互動。

清風和長草顏團子這波夢幻聯動,也帶動KOL的主動傳播,@_一澍?@顧晨迪 紛紛到線下探店打卡,從杭州新晉最熱門的拍照打卡地、神秘空間不同的話題角度安利,多維解鎖「清風EMO治愈廁所」的亮點。

KOL自來水效應的加持,有效激發年輕人探店打卡的熱情,進一步為清風的線下活動引流,擴大了網紅打卡地的影響范圍。

在當下這個體驗為王的營銷時代,社交需求讓人們不僅在乎買什么、吃什么,更在乎如何把消費“秀”出去。

對品牌商來說,就要為消費者提供“秀”的資本和談資,那么就能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地買單。

這一次,清風可以說就把網紅打卡場景玩明白,精心打造巨型IP背景墻和設計感爆棚的拍照裝置,吸引路人駐足拍照打卡。這既為品牌的「清風emo治愈廁所」實現二次傳播,也給消費者留下去小紅書打卡的心理暗示,實現消費者和品牌傳播、播傳的雙向奔赴。

3

撩撥情緒?

emo痛點轉化為治愈賣點

《突破》一書中曾提出“情緒”的概念,說的是消費者購物行為最強烈的反響,只有一個依據——情緒,而洞察是情緒觸點和行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從這次的治愈系營銷我們也可以一窺一二。

一方面,在當代都市生活、工作繁瑣事件的雙重壓力下,年輕人生活難免會有emo的時刻,可能為學習、工作、情感而難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有的emoer會邊刷短視頻邊傷感,或者會在網抑云的評論區尋找共鳴,還有的默默躲進廁所里。

而無論在什么地方,年輕人偶爾都想找個地方,作為釋放壓力、情緒出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emo逐漸成為這屆年輕人一種看不見的困擾。

另一方面,我們日常如廁也會煩惱,遇到擦拭不干凈、細菌侵擾、忘記帶廁紙等。清風濕廁紙具有的溫和擦走99.9%細菌的功能,不僅可以從生理上解鎖PP清爽的問題,也從心理上抹掉如廁中途遇到的窘迫和尷尬。

因此Emo本身并不是壞事,但要學會自我治愈。在洞察如廁和情緒emo的共性的基礎上,清風把“痛點”轉化為“賣點”,將廁所打造成emo的避難所,具象化表達成“emo事兒”都不是事兒:

遇上短暫的emo時刻,清風和團子都為你輕松擦去,由此為消費者營造潔凈舒心的體驗,給年輕人傳遞陪伴、鼓勵的正能量情感。

4

結 語

在拿捏情緒這塊,不得不說清風跨界長草顏團子做得很絕。試想一下,如廁本來是一個難以擺到臺面上的尷尬話題,但是清風巧妙把如廁的生活語言,轉化為治愈emo情緒的營銷語言。

雙方真正深入當代年輕人的世界,關照他們無法對外人道的情緒敏感點。這既化解了如廁話題營銷的尷尬,也為這波營銷注入了人文關懷,升華了清風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作者:楊陽

內容轉載自“頂尖廣告”


精選文章:

從劉亦菲的“宋潮”到90后中國設計,中式美學沒有斷檔!

腦洞大開,宇宙藝術家太浪漫了

設計師發聲!反對暴力侵害女性

攝影師做的服裝品牌:感受平靜就好

你的標題設計給海報減分了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