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圍繞著一個重點問題展開:如果不做踢腳線,墻地面該怎么收口?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先從踢腳線到底起到什么作用開始說起....
01
踢腳線起到什么作用?
咱們站在設計師的角色來比較系統的看踢腳線的作用,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從功能方面來說,踢腳線有4個作用:保護墻面、方便衛生;隱蔽電線;修飾界面偏差;掩蓋伸縮縫。
a、防止墻體地板飾面接觸地面,導致地面水汽、污漬等污染,還有利于日常維護和清掃。
b、很多空間中,增設電路時不會單獨再埋管,會從“分體式”的踢腳線的下方走線,這樣會讓空間看起來整潔。
c、在實際的施工當中,會因為施工人員的技術問題導致墻體轉角有瑕疵,使用踢腳線或石膏線(頂面)可以做界面的修飾。
d、鋪設木地板時,會因熱脹冷縮導致起翹、空鼓、變形等情況,所以會在墻角預留5~8mm的木地板伸縮縫,這個時候為了美觀就需要用踢腳線來掩蓋這個縫隙。
02
不要踢腳線,又該怎么收口呢?
不過當下流行的極簡設計,常常都不要踢腳線
既然踢腳線都不要了,墻地面該怎么收口呢?
a、壓條收口
采用金屬條替代踢腳線,來確保功能和美觀性
b、密縫收口
通常是用石材直接壓地面,避免出現朝天縫的情況
c、用密封膠來收口,可以很好的蓋住縫隙
也不影響地面材料的收縮,當然,也要考慮墻地面材質的吸水率問題
d、用遮擋的形式收口
利用墻壁壓住地面,在墻面開槽將地板或瓷磚塞進開槽部位
從外觀看像無縫銜接,不過,工藝難度和造價也會比較高
還有一種,增加墻體厚度,整體做飾面板或護墻板,也是可以起到收口和保護作用? ??
最后一種巧妙的做法是,做嵌入式瓷磚或巖板暗踢腳,顏色同墻面同色
嵌入式暗藏踢腳既能收口又能保護墻面,顏值也賊高??
03
這些踢腳線的節點圖,要怎么做呢?
那么,這些形式各異的收口做法,節點圖,該怎么畫呢??
咱們接著來看當下流行的踢腳線節點圖做法:
△ 木質扣裝踢腳 △
△ 金屬凹槽踢腳 △
△ 凹槽藏燈踢腳 △
△ 金屬凸邊踢腳 △
△ 金屬內嵌踢腳 △
△ 超窄金屬陰角線條 △
△ 超窄金屬弧形線條 △
△ 墻紙與木踢腳收口 △
△ 乳膠漆與金屬踢腳收口 △
△ 乳膠漆與石材踢腳收口 △
△ 乳膠漆與木踢腳收口 △
△ 硬包與石材踢腳收口 △
△ 硬包與木踢腳收口 △
怎么樣,你有譜了嗎?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dop設計”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