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幾個 LOGO,有沒有一種很幾何很規整,但是又不呆板的感覺?這次的教程就來講講這類 LOGO 的思路與實現。

寫在前面

其實 dribble,Be 上有很多幾何化風格的 logo,大家多看看,其實可以發現都有一些共性。在這類?logo?風格占滿市場的時候,考慮怎么做,才能讓這一類更出彩。

我在這類?logo?的執行,分成三個階段。

1. 圖形的大概造型

參考簡單來說就是找圖形實物/繪制造型參考圖,這跟大多數風格?logo?的設計步驟是一致的。

2. 根據造型,用基礎幾何圖形表達

基礎幾何圖形,其實就是很常見的「矩形、圓形、三角形、菱形」等等,你找的一張造型,盡量用工具自帶的「矩形」「三角形」「圓形」去代替所有的部件。

3. 創意的加分

把大概的輪廓造型做出來以后,可以適當結合字母,或是添加一些小元素,把你的?logo排版整活起來,讓它更生動,畫面感、故事感更強。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講案例。

我們先試著觀察它,發現這個?logo?是貓頭鷹與 L 的結合,那這個?logo?從 0?到 1,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老方法,我們先找一些貓頭鷹的圖片, 作為造型的參考。提取貓頭鷹特征。

找參考這步,我一般會分為找兩種圖片,1. 實物照片(為了觀察整體造型與提取特征)? ;2. 設計師處理好的造型圖片(為了借鑒和觀察別人的處理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度借鑒,會構成抄襲)

先看實物圖片,發現其特征1. 眼睛2. 頭上的小耳朵3. 臉上的內輪廓

概括完貓頭鷹的特征以后,我們開始繪制整體輪廓(先不加細節)。

網上這張插圖,其實概括的很幾何化了,我們只需要在它的基礎上再修改、變化,就可以做出我們要的整體造型。可以發現,身體-矩形,翅膀-半圓,眼睛-雙圓。我們根據這些概括,開始實現這個創意logo

把基礎組件繪制出來,再把它們組合成一個初版造型。

到這里 01,發現貓頭鷹的感覺還是少了一點,原因在于最關鍵的臉部的內輪廓沒有繪制,這是能突顯貓頭鷹這個物種的很重要的元素;結合實物圖片與處理好的插圖,我們進行繪制,注意透視角度得到?02 圖。

繼續觀察,還差了一個小耳朵是不是,那我們就給它加上,這邊可以直接用矩形,也可以用三角形,可以輸出兩個效果,對比看看。

通過對比我發現,矩形看起來跟整個大體圖形,更能融合到一起,整體感更強,最終我選擇了矩形的小耳朵版本。

得到這個初版造型以后,我們再進行調整與創意結合;在翅膀與身體的連接處,我們可以做一個切割,讓翅膀與身體的輪廓更清晰;同時,眼睛的輪廓也可以調整,與臉的內輪廓斜線,可以做平行(這樣的處理,會讓整個圖形看起來更規則)。

繼續觀察、優化這個圖形,現在會感覺,小耳朵與身體的連接,稍顯生硬。臉內輪廓的直角連接同樣有這種感覺。那我們就可以給它加上圓角,這種平滑的處理,使得圖形視覺上看會顯得柔和。

最后,我們根據 logo名稱「L-OWL」,讓這個圖形加上 L 的小尾巴,再上個色~就完成了!

這個 logo 的誕生是之前我去吃海底撈的時候,服務員小姐姐送了我一個小玩具。當時看到,一陣狂喜 ,這不是很適合拿來做 LOGO 么!

在執行的時候,我發現按照原圖的繪制,整個造型會顯得的怪異,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把它改變一下。

我們盡可能先用矩形、圓形去繪制這個小恐龍減少原圖那些細節,比如腳指之類的,能簡化就簡化它得到這個輪廓,發現造型不太好看,特別是頭部,不說的話有點像狗子。那我們就可以給它改變下造型,嘗試減少線段。

嘗試找出可以刪除的錨點,讓形狀以最少的線段表達出最清晰的輪廓;在這一步的修改,做了比較大的改變,不僅改變了圖形的原始造型,也修改了側面頭部的角度(因為去掉了長開的嘴,所以把仰著的頭往下調整)。

這一步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也是一個試錯,需要耐心的過程,大家可以多找一些圖片參考,得出你想呈現的造型形態。

為了方便觀察整體形態,我們把描邊模式換成面性填充,發現小恐龍的左腿太短,不太協調,那我們給它拉下來一點(注意要保持角度的平行) ;然后找了一些恐龍的圖片,發現缺了角,我們也給它填上。

得到了這個圖形 01 以后,基本是完成了一半。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各個部件層次清晰點。比如,頭跟身子的連接處,需要一點切割或者是陰影;腹部與腿的分層,尾巴與身體,也需要陰影。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的小恐龍各個部件更清晰,而不是一坨色塊 。

現在給它加上小眼睛,再加上一些恐龍身上的鱗片、紋路之類形狀。在這里,我用的是小三角形,來表達恐龍身上的小角。

圖形已經出來了,我們給它上個色看看~

之前有提過,加點裝飾或是小元素,會讓你的圖形更有創意性跟故事性。適當展開聯想。這邊我給它加上的是一只小蝴蝶。起到一個更具生動,讓小恐龍不那么呆板的作用。

這個 LOGO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它很卡通,也很幾何。現在我們來講講這個案例。

老方法,我們第一步是要找到合適的造型參考。

在網上找到了這張插畫,是的,就是用它當造型參考。

然后,我們去拆分這個小女孩的各個部位。帽子、頭發、眼睛、鼻子、耳朵、臉型。我們用基礎幾何形狀,先嘗試組合一下初版的圖形。沒辦法用基礎形狀的,我們先用鋼筆大概勾勒一下。

初版造型出來以后,觀察一下發現是可行的。我們再把它們(描邊)轉化成面性色塊,再觀察調整。

這邊的小細節:耳朵被頭發蓋住,被蓋住這塊的線條,跟頭發的弧度呈平行狀態加上五官,( 這邊看你想賦予這個小女孩什么樣的性格,但是看裝扮來說,酷酷的氣質是比較符合的)想表達酷,可以加上墨鏡。歪嘴笑更加重了 cool,不屑的氣質。

到這步以后,整個圖形基本是完成了,檢查一下底部頭發的線條,可以用正圓去剪切規范它。然后就可以幫她上個色,加上一些陰影, 增強層次感。

用圓形去剪切,是很常用且好用的一種方式。它會讓你的圖形看起來更規整,更幾何化。

最后,我們得到這個圖形以后,在排版上,也做一些變化。對應圓形框內的圖形,我們用圓形的路徑文字,去排品牌名稱。

現在很多同學應該還是在大量做練習的階段,有時候不知道做什么,就感覺很頭疼。這個時候,知道了某種設計方法,那就可以把你看過的圖都變成你的 LOGO 了。這個 logo 也是我偶然看到的一張狗狗的照片。然后就有了把它做成這風格 logo 的想法。

我們先繪制這只小狗的頭部(身體的形態,是不是要按照這個照片來,完全取決于你,這邊我們先把頭部做出來)。

觀察照片狗各部分的形態,盡可能用基礎形狀去代替。頭部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我們先暫且擱置一邊。接下來,我們來繪制身體。這邊我沒有按照原圖的形態去繪制,覺得太過于安靜了,就去網上找了一些,正在行動中的狗狗的形態。

可以多找幾張參考圖,方便我們結合調整。

因為這個小狗的頭部是比較可愛的,跟這個身子搭配不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調整身子與頭部的大小比例,看看效果。

身子這么一縮小,是不是順眼多了?比例調整到和諧以后,我們再開始優化身子的部件。( 如果描邊模式你覺得很難觀察,那我們先把它轉成填充模式)

通過觀察找出問題,再優化。因為狗狗走路的時候,走路的后腿是一前一后,所以會有層次關系。

我們可以嘗試把初版的圖形,把一條腿與身子切割開,這樣處理就可以很好地表達前后層級關系。

優化處理以后,大概的形態已經完成了。可能大多數同學到這步,就直接上色排版了。想做出有意思的圖形,姿態、動作是很關鍵的。現在這個圖形,其實直接上色是沒什么問題的,但是就會少了那么一點靈性。

要讓你的圖形生動有趣,有時候只需要把你畫的動物/人物,頭部與四肢做一點點角度,就會比之前的生動很多。比如這個小狗,我們把它的頭,往上抬一下,就會比之前的更靈性了。

最后,我們可以調整確定好的圖形形態,比例關系與加點陰影細節。

我們在小狗的眼睛旁邊加個星星讓它 wink~ (誰會拒絕對你wink的小狗呢)增加調皮可愛屬性。大功告成~

設計來源于生活~善于發現, 善于聯想。

這個 LOGO,可能 80 后,90 后,看著都比較有親切感,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鐵皮青蛙么~

話不多說,放參考圖~

老辦法,先用基礎形狀把青蛙的大概輪廓拼出來。我們在繪制初版輪廓的時候,先觀察你的這個參考圖片,比例,形態的長短是不是符合你心中所要,如果不適合,那你可以先復制一個圖片,再對它進行拉伸/縮短。

就像這個青蛙的圖,我就覺得身子有點過長了,咱們把它壓縮一下。

觀察我們勾勒出來的形狀,青蛙的后腿,稍顯長了一點兒,我們先調整后腿的長度調整腿與身體的比例關系。簡化線段,能平滑的地方,我們刪減錨點青蛙的肚子部分,我們用半圓去剪切規整盡量讓我們繪制出來的大輪廓飽滿得到這個輪廓以后,我們再繪制青蛙的蛙掌我們還是多搜一點青蛙的圖片,去觀察蛙掌的結構。

蛙掌還是比較容易概括的,只要幾個矩形跟圓點就可以繪制出來了我們把繪制好的蛙掌,跟上面繪制好的大體形態拼起來。

調整各個部件距離,適當加點圓角添補未繪制的眼球。

四肢與身子加點切割,增加部件結構清晰度。

加上我們的旋轉小開關,最后為了防止青蛙左下側的空間太大,會造成圖形不穩,我們加一條矩形橫線,去平衡版面。

生活當中的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我們去記錄,或許哪一天你沒有靈感的時候,它就能變成你筆下的一個 LOGO,一張插畫~

技法都不是最難的,需要你去歸納總結它。說了這么多,動筆試一試吧!行動才是硬道理!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胡曉波工作室”


精選文章:

小戶型復古風的妙處,大平層看了都得羨慕

拉薩藝術項目,圣山林卡里的“輪轉屋子”

與自然為鄰:6座擁抱樹的房子

大牌新寵,潮元素你卻看不懂?

10例——可穿戴產品設計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