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形作為景觀設計一種不可或缺的造景手法,通常以“等高線”形式人工模擬大地形態、及其起伏錯落的韻律來設計具有豐富變化的地形,以營造充滿詩情畫境的空間形態。無論國內外、甚至很多大咖都樂于此形式的空間設計,一起來看看大佬都是如何玩轉地形“等高線”的。
St Hilaire Church
——Mathieu Lehanneur
這是法國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在法國melle hilaire church改建的教堂唱詩班項目。白色大理石塊如同天然礦物般有機的分布在教堂中,大理石形成的連續地形創造了極強的視覺張力,下陷地形是一個景觀水池,這個水池被用作教堂的洗禮池。水池仿佛與看不見的地下河流相連,實現了建筑與環境相連的觀念。人們進入教堂后逐漸看清這一區域的全貌和細節,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啟示,在過程之中慢慢領悟到這里與土地的深切聯系。
▽設計圖
Stonescape?展廳
——隈研吾
在這個展廳中,純凈的pietra serena石頭被用來重塑地形,就像在真實的景觀中一樣,塑造出水的形狀,引導我們的行走,并給展品一個環境,以更好地欣賞它們。
▽設計圖
Naturescape for Urban Stories
——隈研吾
在2013年米蘭設計周期間,日本建筑師隈研吾設計的“naturescape for urban stories”展示了位于城市發展中心的生活空間。這些“urban stories”懸掛在雕塑化的環境和建筑之間,塞茵那石、竹子、水和卵石組成了抽象且分層次的日式庭院,這個環境裝置創造了高地不同的地形,塑造了各種形態的水體和路徑。安靜、具有形式感的水體與韌性的石材相對比,展示出了塞茵那石景致柔和的特性。這個設計假定城市環境特別適于居住,并與地面上的原始建筑緊密相連。
▽設計圖
2020/2021 香奈兒秋冬高級成衣系列時裝秀
——Virginie Viard
Chanel 2020/21 秋冬高級成衣系列時裝秀地點依舊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秀場地面被布置成鏡面效果,來賓坐在層疊的白色梯田臺階上,融合莊嚴與抽象純粹之美,模特們仿佛在夢中仙境漫步。
日本Yakiniku餐廳
——Ryoji Iedokoro Architecture Offcie
日本Yakiniku餐廳二樓以地球和綠色為主題,由層壓OSB板制成的類似于輪廓線的多層地板。攀登不同層次的這種不尋常和不對稱的景觀絕對是一種刺激感官的獨特體驗,如果一個人靠在斜坡上,那感覺就像是在山坡野餐。
▽設計圖
武漢琴臺美術館
——大舍建筑
琴臺美術館位于武漢市漢陽區的月湖湖畔,南面隔湖相望是梅子山。為了減輕建筑體量對自然湖面的壓迫,向湖的方向采用了起伏的自然地形造型,同時將部分展覽空間壓入地下,既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又減小了地面建筑體量。起伏的屋面以略顯抽象的等高線階梯狀造型完成, 階梯的側面是銀色的金屬表面,頂面則為白色的石子和低矮的綠植,有蜿蜒曲折的屋面棧道穿行。屋頂棧道是完全對公眾開放的,它聯系了月湖公園,也串聯了美術館的展廳出口、公共教育空間、藝術品商店、咖啡廳等不同的公共空間,從而形成了獨立于美術館展覽空間之外的公共空間系統,人們的活動也成為了建筑表面的一部分。
▽設計圖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景觀邦(ID:LA_bang)”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