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局統計,杭州已經熱到逼近歷史最高溫,其他各地也處在高溫籠罩中,戶外工作者紛紛中暑,即使在家辦公,不少鐵子也反饋“腦瓜子嗡嗡的”,一整個大煩躁中。
這個時候,小夢翻出了經典的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想給眼睛降降溫,沒想到一不小心又開始截圖!!越南風家居設計真的好清涼啊……
01
南洋、法式、東南亞風?越南風自成一派
這部從頭綠到腳的電影,不但色調上十分舒適,就連家居布置也令人印象深刻:清涼,潮濕,低配版的法式優雅混合著我們熟悉的南洋風情,鐵子們,真的很愛啊。
男主人公家里色調以青木瓜色為主,對稱的鏤空花窗,秀氣花磚,偏法式設計的洗手臺上隨意擺放著中式盆盂,隨處可見的芭蕉和棕櫚葉遍布室內外,看起來就是夏天本夏。
越南常年濕熱,氣候和嶺南十分相似,因此越南人喜歡赤腳踱步,家中經常使用竹制和藤編元素的家具設計。
這部劇里的藤編沙發、雕木屏風,實木圓桌和鋼琴給人以厚重溫潤的感覺,搭配青木瓜色,一種老南洋的風情悠悠滲出,小夢可太想住進去了。
在設計的平衡上,不是那么新,也不是全然的舊;不是純粹的東南亞風,而是滲透著一絲法式風情,這種奇異的混搭感應用到家居上,竟是如此迷人。
這和越南曾經被法國殖民、西化審美有關,翻看越南的其他電影,比如陳英雄的越南三部曲《夏天的滋味》,也能看到很多風格化的家居設計。
灰綠暗沉的墻壁主色,搭配中式標志的碎花,陶罐盛花,實木家具,還有制造土味浪漫的塑料珠簾,那種咸濕曖昧的越式清新瞬間就被拿捏得死死的。
越式榻榻米設計也好絕:高約7cm,配上漆木桌幾,荷花盆栽和毛筆掛畫,小小的2㎡充滿雅致,竟兼容了工作和休憩兩大功能需求。
建筑外觀上來說,越式建筑有一種去精致化的粗糙感,斑駁粗糙的黃泥坯墻面,配以低飽和的藍色或綠色百褶窗,當烈日光線或是晚上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框斜斜打在墻壁上時,光影、自然、建筑便完成了一場美的聯歡。
如果要概括越式風格的精髓,小夢認為那必須有:綠色(黃綠/藍綠色系為主)、百褶窗(搭配光影運用)、自然(藤編+實木+綠植)三大元素。
不需要全部照搬,只稍加提取個別元素應用,家里立刻就有電影質感了,仿佛在片場和度假區之間來回穿越,那感覺也太棒了吧?
02
點線面回歸質樸和自然
小夢早些年去越南旅行時,對當地的氣候、配色、美食和街頭花繪印象深刻,感覺非常放松和奔放,空氣中常年潮濕,置身其中,有都市的現代感,也有自然雨林的呼吸感。
或許這就是越南家居風的精髓吧。
不得不說,越南風把棕櫚+藤編玩出了花,再配上萬年養眼的綠色,不愧是熱帶國家。
色彩
除了木瓜綠,淺黃綠和青藍綠都是代表色,兩者搭配起來有意外的相近色之喜。平時稍用在墻面、窗框或者小家具上就非常有記憶點。
深墨綠+瓷磚約等于南洋風,而覺得深色太過暗沉也可以調低飽和度,改做豆綠搭配藤編床和中式中古燈,同樣不減這份度假風。
如果覺得單墻色流于大眾,也可以采用墻紙完成色彩過渡。
木質元素
在越南風家居設計中,木頭或竹制元素占據著肉眼可見的地位,這也是空間感充滿舒適減壓的呼吸感的原因。
盡量減少鋼鐵材質的使用,避免外露金屬,降低科技感,在家中多角落點綴木質元素以呼應整體,貫穿每個空間而不僅是單一家具,令空間回歸質樸和自然。
因天氣潮濕,蚊蟲多躥,蚊帳是東南亞標志的臥室配置,而應用在其他地區,裝飾的意味大于實用性功能。
裝了蚊帳,一眼看上去就十分有氣氛。
搭配藤編浴室門,可以說是形神兼備了。
巧用藤編完成隔斷和裝飾性功能,令整個空間看起來天然具有東南亞風情。
地板
越南風非常講究地板的鋪陳,畢竟越南人習慣赤腳待在家中,花磚和老實木地板都是常見選擇,兩者都能烘托出那份悠長歲月的感覺。
窗戶
傳統的越南建筑并不透亮,不強調大窗的運用,采光效果受限,建筑多以透光折射的百葉窗為主,反而營造出一種別有的婉約曲折風情。
這類型的窗戶能體現出不同時段光影斑駁的效果,韻味十足,反倒襯得太直白的光沒意思。
在家中適當運用百葉窗、百褶門“擋光”“漏光”,營造光影動態,讓光線處于疏而不遮的狀態,會比單純在燈光上苦下功夫更具備自然意境。?
百葉窗同樣可以運用到衣柜、護欄和玻璃窗位置,即使家中空間有限,或是受困于單調的大白窗,只要改成百葉窗,多少就有點電影質感了,《阿飛正傳》有沒有?
03
火爆全網的藤編元素搭配棕櫚系植物
越南地處熱帶,家具幾乎都需要具備散熱功能,自帶清涼感,室內室外也種滿了各種綠葉植物。
也正是滿眼的藤編+植物元素,讓越南家居風看起來格外賞心悅目。
沙發、圈椅、女王椅、法式中古椅……各種造型的椅子+藤編結合,可不是只有TB爆款那幾樣。
藤編門+竹簾+木椅板凳拼成桌幾,就在嚴密莊重的老錢家中釋放了幾絲輕松感。
將藤編元素應用到燈罩和茶幾上,作為靈活的自然元素呼應硬裝,也是巧妙的點綴。
藤編與竹木結合又是另一種偏硬朗的畫風,與竹木組合成茶幾、桌幾甚至成為床頭裝飾畫,令整個空間散發著奇思妙想的創造性。
藤編竹籃可作為食盒收納、衣物收納、花器、首飾收納、純裝飾堆疊在家中一角,配以干枯的荷花或茅草,無需用力即可呈現出自然的野生感。
總之以竹、木、藤編為代表的自然元素可作為裝飾要素出現在家中任意角落,成為軟裝出彩的一部分。
用作藤編墻,宛如置身竹林:
用作裝飾畫和裝飾帶,突出主人獨特審美:
作為擺件或床頭燈出現,增加設計趣味性。?
在復古風或歐式風里僅出現一兩件藤編單品,都會令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別致。
植物的選擇上可優先選擇適合室內散光養殖的大型綠植:散尾葵、龜背竹、春羽葉、棕櫚葉、天堂鳥等。
最好用藤編籃子包裹住盆身,替換工業風的水泥盆,更有熱帶的感覺。
沒有條件種植大型植物的,也可以用鮮切綠葉代替,散尾葵、春羽、芭蕉葉、天堂鳥、棕櫚葉大多生長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它們的葉片也很有盛放的美感。
大植株有氣勢,小小的葉片也有秀氣的美感,葉片上還可以做造型。
?荷花和野草也并不違和,核心是呈現植物的自由和奔放,如同越式家居強調的回歸自然一樣。
反正,在小夢心中,綠色、棕櫚和藤編加在一起就是東南亞度假的正確打開方式。
雖然未必要把家裝成這樣(內心很想!),雖然現在沒有辦法去度假,但坐在假日客廳里,看看老電影遐想一下家里大變樣,似乎也是一樁美事呢。
本文圖片資料來源:Pinterest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夢想家顏究所”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