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穿在外面,但必須用心體會。”

●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

據(jù)報道,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8月5日因癌癥去世,享年84 歲。

“服裝冒險家”三宅一生

據(jù)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8月5日因癌癥去世,享年84歲,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他不會舉行歡送會。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1938年出生于廣島市,受到火源附近野口勇設計的兩座橋梁的啟發(fā),他決定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1965年移居法國后,他學習高級時裝,并在“GIVENCHY”等品牌中積累了經驗。

他于 1971 年在紐約和 1973 年在巴黎首次亮相,在國際時裝界,三宅的設計得到了充分肯定,他贏得了Maimichi設計獎,及法國勛章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名譽博士學位,日本的設計獎更是幾度歸其所獲,以極富工藝創(chuàng)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于世。

革命性的理念與人道的思考

三宅一生,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作為上世紀70年代闖入巴黎時裝界的日本設計師的先驅人物,他的一生都在勇于創(chuàng)新。

他以極富工藝創(chuàng)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于世。其后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品牌,它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觀念、習俗和價值觀,成為名震寰宇的世界優(yōu)秀時裝品牌。

1972年,繼舉行“Bodywear 是什么!?”發(fā)布會,三宅一生提出“服裝是肉體的延伸,肉體是服裝的輪廓”的說法,而被稱作“第二皮膚”的理念后,他在來年發(fā)布的“一塊布”設計理念中,開始主張服裝只是覆蓋在運動著的身體上的一塊布,直指服裝設計的本源。

自此往后,他始終堅持了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三宅一生的設計風格來自他對服裝的一個最基本的質疑:“為何要穿衣”?除了實用意義外,三宅把目標置于一個基本的起點:規(guī)劃“一塊布”。

“一生褶”與“A POC(a piece of cloth)一塊布”的革新理念,兩者則分別代表三宅一生對服裝折疊的探索和環(huán)保理念的實踐。

圖:“A—POC”/A Piece of Clot

“更具深度的創(chuàng)意”

他每一季設計中都能看見這些舒暢飄逸、尊重穿著者個性、使身體得到了最大自由的成衣。

在服裝材料的運用上,三宅一生也改變了高級時裝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潔的定式,以各種各樣的材料,如日本宣紙、白棉布、針織棉布、亞麻等,創(chuàng)造出各種肌理效果。

那些從傳統(tǒng)結構與輪廓的束縛中所掙脫的服裝造型,使穿著者獨特的形體美盡顯無遺,究其本源,服裝的最終表現(xiàn)仍舊是人體之美。

圖:2010年首次發(fā)布的“132 5.”系列

而在今天看來,三宅一生的設計,最難得的一點或許是“舒適”二字。三宅一生認為,人們需要的是隨時都可以穿的、便于旅行的、好保管的、輕松舒適的服裝,而他和Reality Lab 團隊合作開創(chuàng)的環(huán)保布料折紙衣項目——于2010年首次發(fā)布的“132 5.”系列,便將其對服裝實用性,功能性的創(chuàng)意設計陡然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三宅一生用「一生褶」詮釋了東方哲思的巧妙意境,將其超脫于成衣、面料之上,唯美空靈的設計精神,啟明了無數(shù)后者對于美學的種種可能,三宅一生去世,必然是設計與時尚界的大新聞,愿作品與精神永存,致敬

圖:ISSEY MIYAKE 2022春夏系列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左衽藝術聯(lián)盟”


精選文章:

設計師的家,真是讓人開眼了!

兩岸統(tǒng)一??大陸設計師分分鐘卷贏臺灣省!

Schiaparelli的高定大秀,美到越界!

掰彎世界,全球圈粉,這個插畫家沒人能抄襲

元宇宙辦公和去辦公室,你怎么選?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