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授權,內容轉載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你見過這樣的千紙鶴嗎??

奢華至極,氣宇軒昂

和咱小時候玩的

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95后男生@fffzr(小瑞)

多年來一直堅持國風紙藝創作

用極細的手法、天馬行空的巧思

融合獨特的東方美學

賦予了手工紙獨特的中式浪漫

看到這些細節極致、視覺震撼的“神鶴”

小編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負魈》

▲《駁》

正所謂“萬物皆可手工”

當下,不少實力與毅力兼備的手藝人

都將創作材料瞄準了“紙”這種古老的發明

用極簡單的操作將樸素的材料玩出了花!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波

千紙鶴高階玩家

手工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作為千紙鶴八級學者

小瑞手中的紙鶴,個個都充滿仙氣

從2018年到2021年

他已經設計制作了91個頗具中國風的千紙鶴

每一只都經過精心設計

每一個翅膀,每一個小的褶皺

都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蹤影

美輪美奐、精美至極

看多了,對東方美學的精髓也能窺見一二

▲《登仙無極》

靈感大多取自《山海經》和古詩詞

每次創作前,小瑞都會查閱很多古文資料

提取其中的關鍵元素進行聯想設計

這是《焚暉》

為了將紙鶴的風姿更好地展現出來

他將紙張剪出了無數細密的針腳

再用幾十根長短不一的鐵絲凹出身體

制作細膩,小編看了都自愧不如

▲《焚暉》

這是《山海經·鳛鳛魚?》

為了呈現紙鶴的仙氣和優雅

小瑞前后為它設計了十只翅膀

將其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鳛鳛魚全身

用丙烯顏料刻畫出“涿光”的細節

華美靈動,氣勢凜人

▲《山海經·鳛鳛魚?》

從畫下構思,到參考傳統繪畫補充細節

每一只紙鶴的誕生,至少要花一周時間

他給它們起一個有內涵的名字

儼然當成了自己的家人

而當我們看到這些蓬勃的生命

亦仿佛讀懂了古籍中的文化內核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灼灼其華》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霜翎》

“我個人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山海經》里描繪的異獸感覺很奇妙,像是介于虛幻與現實之間,讓我有一種想探索的欲望。”

憑借紙藝走紅后

小瑞也不吝與大家分享千紙鶴的制作過程

一剪、一畫、一粘,看似簡單

卻讓不少網友在實操后敗下陣來

誠實地感慨:眼睛說它會了,但手一做就廢了

喏,就是這么幾張普普通通的生宣紙

在可食用色粉、鐵絲等的疊加、點綴下

便“長”成了活靈活現的青鳥

看這酷似鳳凰、翡翠般的羽翼

仿佛能感受到一派祥和

細節打造頗具匠心

光是制作一雙立體、絢麗的翅膀

就得經歷好幾道工序

1

先按一定尺寸繪制、裁剪出紋樣

用珠光粉對這些指甲般大小的紙片一一上色

挨個疊加后,用手整出起伏狀

不起眼的紙張也開始變得熠熠生輝

2

用白膠小心翼翼地畫上暗紋(卷草紋)

背部粘上0.3mm的鐵絲

再對整個翅膀進行裁剪、梳理

用鑷子依次拼接、粘合

翅膀就漸顯豐滿

用刻刀揭下漸變的“鱗片”,順著它們的走向

將米粒大小的漸變紙片錯落有致地鋪滿

粘貼在藍綠色的羽毛中間

整個造型瞬間顯得無比高貴

尾巴的制作繁瑣又枯燥

將暈染好后的宣紙與鐵絲粘合

剪去多余的部分,大致的造型就有了

用剪刀修剪出極細的絨毛

補上幾根慵懶的長須

整體就顯得活潑生動起來

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出相似的4-6根

長度從8-30cm不等

將它們粘合、組裝

整個過程雖要消耗不少體力和時間

卻能為整個作品加分不少

那氣勢,提升得不止一點點

如今,小瑞雖已擁有全網幾十萬粉絲

但他依舊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

沉浸在精細、美妙的手工世界

浮躁的心變得愈發平靜

喧鬧的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再也影響不了他

一張紙賣出21萬元高價

我和折紙融為一體

多年前,在巴黎會展上

有一只紙螳螂賣出了21萬元的高價

長長的觸角、纖細的后腿、撲閃的翅膀

所有細節清晰可見,靈動的樣子就跟真的一樣

實在難以想象,它是用一張紙

經過無數次翻轉和折疊后做成的

它背后的男人,是有著“折紙天才”之稱

把紙折成支票的大神:秦坤

研究折紙近20年,全網粉絲近500w

央視、《中國日報》爭相采訪

被清華大學邀請開講

經他之手的任意一張紙

無需任何裁剪、粘貼、加工

僅憑折、捏、揉的功夫

便能化身世間萬物,實在讓人膜拜

出生在裁縫之家

秦坤從小就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上中學時,他偶然翻閱一本雜志

上面介紹了一只紙折的飛龍

它通體朱紅,只有巴掌大小

把頭整個埋進翅膀里,酣睡的模樣

竟顯得有些可愛

秦坤被深深吸引住了

拿起手邊的紙便跟著模仿起來

“折紙可以是立體、生動的,有很大的創作空間”

這次嘗試,徹底激發了秦坤對于折紙的興趣此后,他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拿出紙來擺弄如此“不務正業”,只好被爸媽送到獸醫學校想以此斷了他的念頭,學點“正經”的技能

然而,真正的熱愛是不會被輕易澆滅的

盡管秦坤對獸醫課程絲毫沒有興趣

但隨著他對于不同動物的研究

他發現自己逐漸對它們的骨骼結構

肌肉分布等了如指掌

折出來的動物造型,也愈發活靈活現

看到這些小家伙呆萌的樣子,真是心都要化了

這條栩栩如生的中國巨龍

看起來威武無比

總長超1米,不裁剪、不粘貼

是秦坤用1個多月的時間

費心搗鼓一張30平米紙的結果

為了后續更好地確定折紙的方位

在動手前,秦坤經過了相當周密的計算

他在紙上悉心打了9000多個格子作為參考

“成千上萬個格子在腦中打轉,錯一個就前功盡棄”

一邊操作,一邊調整步驟

前后拆毀重來了無數次,才漸漸成了型

細節制作也絲毫不含糊

龍身上的每片鱗甲都是1-2mm

為了保證它們立體、統一

每制作一片要花費7分鐘左右

完成這1400片鱗甲,屬實花了不少力氣

為了向大眾呈現一個完美的作品

他也曾經歷37小時的超長待機

可哪怕是不吃不喝不休息

也一點不覺得疲憊

“我和折紙已經融為一體了”

3

這一腔熱情被法國折紙大師

埃里克喬賽爾看在眼里

他給予了秦坤很多鼓勵

幾次點撥后,也讓秦坤更加堅定了

折紙的職業賽道

經過他的“施法”,不少影視形象躍然紙上

橫空出世的“紙哪吒”意氣風發

他腳踩風火輪,頭頂紅發

大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模樣

讓人熱血沸騰

威武的齊天大圣身披戰袍

騰云駕霧的本事一點沒差

酷拽的勁,俘獲了千萬少男少女的心

一經發布,微博閱讀量直接破億

他還會用紙搭建不同的游戲場景

鏡頭下,生機盎然的山脈峽谷中

各種游戲角色相繼登場,大放絕招

海洋峽谷里,一波波海浪激蕩網友內心

哪怕只是圍觀,也能大飽眼福

隨著秦坤的走紅,不僅國內有越來越多人

對折紙這種藝術刮目相看

就連不少外國友人也被它的魅力深深折服

他的代表作《德古拉伯爵》、《獅子》

被歐洲多家博物館收藏、展覽

為了表現德古拉伯爵的高貴、神秘、專情

秦坤一遍又一遍通讀德他的故事

經過上千次的折疊和嘗試

才成功地賦予了它靈魂

難怪大伙在看到作品的第一眼就驚嘆

神了,神了!

“我想讓更多人關注折紙藝術,發現折紙之美”折紙這門藝術起源于中國,興盛于唐代后來卻在日本備受推崇,屬實有些遺憾

為了更好地傳播“中華國粹”

秦坤在全國各地舉行折紙展

跑到山區給孩子們免費授課

用實際行動,承擔推廣傳統手工藝的使命

算得上真正的“網紅”頂流

4

破產大叔靠折紙養活全家

眼見不一定為實

想象一下,你被邀請參加一個聚會

每個人都帶來了自己珍藏的好酒和美食

它們大多包裝精美、賣相極好

可偏偏在你伸手去一探究竟的時候

都原形畢露:這居然是紙做的!

5

自學成才的古巴裔美國藝術家菲利克斯

以自身周邊的環境和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為靈感

將古巴和西班牙文化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打造了一個復古、街頭的紙藝王國

他將它們帶到城市廣場等公共場合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路人駐足觀賞

看這小哥合不攏的嘴,就知道實物有多絕了

6

2008年,以家庭建筑業務為生的菲利克斯

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融資的失敗,讓他宣告破產

這天,百無聊賴的他出門堆雪人

看到無數水滴凍結成冰

沒有刻意的雕琢,卻頗有美感

這讓他心中燃起了對雕刻的熱情

結合此前,自己在印刷廠時

切割、塑造紙張的經驗

菲利克斯一邊利用周末時間學習雕塑

一邊開始探索,做些“驚為天人”的嘗試

第一個作品是一個布滿紋身的半身像

他嘴里叼著一根雪茄

“頭顱”可以被輕松打開、拉伸

雖說畫面有點黑暗

但又會被“魔怔”似的迷住

他還會對瑪麗蓮夢露、梵高等藝術大師“下手”

復刻的漢堡、薯條等,令人垂涎欲滴

無數爆款賣出了數千美元的高價

看似好玩有趣,但這些作品的制作卻不容易

通常,菲利克斯會像手風琴一樣

將紙張貼合,粘在一起

“雕塑”成型后,拿起刮刀

將它們切成理想中的大小

然后修整、描繪、上色

不起眼的紙玩具就變得立體、豐富起來

紙張錯位、破裂的情況時有發生

但菲利克斯從不把它當做問題

他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不斷改進方法

用整整一年時間總結出完整的制作系統

將作品帶到人群中演示

用當下真實的反饋補充創意和靈感

他成了大伙眼中頗具個性的行為藝術家

7

后來,為了保持作品的可持續

菲利克斯又逐漸將多層膠紙擴展到

使用多層木材和其他可回收材料

用環保的創作,影響更多人

“我相信每個人生來就有藝術創作的天賦,我一直都是藝術家”

紙雕創作給菲利克斯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生活

而他也用自己“絕處逢生”的經驗證明了

人生,一切皆有可能

爆改9年的紙模大佬

我是個熱愛航空的瘋子

紙飛機帶來的快樂相信每個人都體驗過

隨手拿起任何一張或正經或草率的紙

摳成規整的長(正)方形簡單對折幾下

一架射程1米以內的灰機就造好了

手動控制它無數次起飛、降落,快樂溢于言表

90后大佬盧卡,稱得上玩紙飛機的“天花板”

大學輟學后,他用制作文件夾信封的馬尼拉紙

1:60等比還原了波音777-300ER型號飛機

從外觀到內飾,都精雕細琢

讓人光看著動圖,就有種立馬登機的沖動

▲機艙內有342個座位

一排排座位整齊劃一

按照實體機倉內的設置

劃分為經濟艙、商務艙和頭等艙

坐墊和靠背靠背紋理清晰可見

就連調整椅背的按鈕都完美復刻

再給每個座位貼心地安上閱讀燈

真就有種下一秒起飛的錯覺

飛機雖小,卻“五臟俱全”

核心的機頭駕駛室、機尾乘務區

滿足乘客不同需求的行李艙、工作臺、衛生間等

都在模型中得以真實的體現

紙艙門可以靈活開合

行李艙門有固定支撐

看到每一個小部件不僅外形神似

就連構造與運作原理都同真機如出一轍

真是讓咱渾身的DNA都跟著動了起來

制作過程極其考驗耐心

從搜集資料到完成最后一個小部件

盧卡整整花了10000多個小時

僅是這份鍥而不舍的堅持就讓人敬佩

收集資料是第一步

盧卡從網上搜集了有關這個機型的數百張圖像

扒來了細節詳盡的印度航空座位圖

對散布在網絡各端的飛機培訓手冊進行整理

形成了相當龐大的制作資料庫

這工作量,完全不亞于寫篇博士論文

▲盧卡用2年時間才完成飛機機翼制作

在和朋友的交談中

他又見縫插針地了解了有關于

發動機設計等尖端硬核的知識

就這樣一點點積累

將自己理解的結構在設計本上畫出來

真正的組裝準備就緒

▲飛機草圖

飛機上每一個或大或小的組件

都要在計算機草圖中得以完整的呈現

一個復雜的部件又由許多小零件

一點點裁剪、切割、拼接而成

他耐心地將它們打印在馬尼拉紙上

再用 X-Acto 刀一一剪下

拿鑷子小心翼翼地粘貼好

飛機就大致成型了

細節的處理并不容易

為了正確處理每一個部件

將構造復雜的GE90-115B發動機

液壓管精準還原

盧卡不厭其煩地嘗試

前后修改了1個多月

未成形的紙零件,都收納了好幾箱

他戲稱它們是「墜機零件」

卻也是他一步一個腳印搞創作的最好見證

遇到難以突破的技術難關

他總是暗自興奮

“這意味著我又可以有突破了”

懷著這樣越挫越勇的態度

小哥終于完成了心心念念的作品

網友為他點贊,《獨立報》邀他專訪

這個在他看來本不值得一提的愛好

為他帶來了無數鮮花和掌聲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

盧卡也獲得了更大的機會

他受邀親臨波音飛機的裝配線

通過實際的觀摩、學習

對自己的紙飛機模型進行進一步的改造

“比起對最終成品的想象與憧憬,我更享受拼接過程中的探索與研究”

后來,他將自己的愛好發展成了事業

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

為他們打造溫馨又實用的專屬建筑

當越來越多人因為盧卡的設計享受到便利

他的熱愛也變得愈發有價值

其實,看完大神們的作品

震撼之余,更多的是感動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

很多人都忙著追逐“立竿見影”的效果

即使是對于喜歡的事情

常常也是三分鐘熱度

遇到困難,失敗幾次就放棄

面對質疑更是難以堅持本心

而生活的趣味從來都是留給那些

勇于發現并堅持嘗試的人

對他們來說,體驗的過程

遠比結果來的重要

專注于一件看似“無意義”的小事

即使不被理解也依然享受

這種定力讓人敬佩

對于生活的熱忱也更值得學習

圖源:bilibili@fffzr、@折紙的那個秦坤、Instagram@Luca Iaconi-Stewart、@felixsemper

今日文章來自“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8


精選文章:

金拱門大戰開封菜!誰才是快餐業的“潮流”扛把子?

巴黎世家又搞事情!大牌怎么總愛侮辱我們的智商?

4步,繪制有趣又好看的彩鉛人物頭像!

2023男裝周趨勢解讀!看設計師們玩出了怎樣的新花樣~

不庫 | 大開眼界,私人車庫能有多豪華?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