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又上新了!這次重磅打造的紀錄片《我們的清明上河圖》,周四在B站正式上架至今已有1.3萬的播放量,有望刷新下半年的高分榜。

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圖》呈現了鮮活的市井民間風情,在國內繪畫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清代同樣有一大批表現中國民風民俗的繪畫,幾乎包括了當時社會人文的方方面面,可謂是一批沒有被充分挖掘的寶藏作品。

藏在市井畫中的“寶藏”?、在攝影技術尚未發明的18世紀,廣州街頭出現了一批繪制洋畫的中國畫師,他們的繪畫如同今天的城市明信片一樣,賣給來中國做生意、旅游觀光的外國人。

這些繪畫作為來華必備的手信曾經盛極一時,在歐洲各國廣泛流傳,成為西方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對東方世界的憧憬和認知。

當年為了讓西方人了解神秘的東方國度,繪畫創作的題材極其廣泛,幾乎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些繪制于18世紀至20世紀初的在廣州等,專門售給外國商人和游客的繪畫,統一被稱為“外銷畫”,也就是中國畫師眼中的洋畫。

▲?新利號衣衫鋪?▲

▲?茗芳齋茶葉鋪?▲

外銷畫隨著廣州口岸的商業繁盛而存在了100多年,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中國社會風貌,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

其中最暢銷的繪畫題材是市井商館畫,表現出嶺南城市生機勃勃的商業發展、興盛的街頭買賣、喧鬧的市井娛樂……

外銷畫的蓬勃發展,跟中國對外開放貿易的歷史有關。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開始,廣州成為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形成了以“十三行”為中心的西方人集中地和貿易區,也成了“外銷畫”最大的集散地。

▲?廣發號瓷器鋪?▲

外銷畫大量描繪了市井民眾生活的“三百六十行”,街道上繁多的商鋪,出售之物包括生活用品、家具雜貨、文玩書店、金銀錢莊、茶煙布料、肉鋪酒館等等,商品的種類繁多。

這些具有典型中國特點而且價格低廉的旅游紀念品,深受來華的外國人喜愛。

▲?大章號綢緞鋪?▲

▲?同吉號打包鋪?▲

▲?新盛號燈籠鋪?▲

當時十三行附近的店鋪聚集有各種各樣的工匠和手藝人:玻璃畫工、制扇工匠、鐘表工、漆器匠和其他傳統的手藝人,繁多的市井商館讓外國人也感到眼花繚亂。

▲?西式家具鋪?▲

▲?西洋鐘表鋪?▲

這些為來華商人、傳教士、旅行家定制或繪制的圖畫,生動反映出當年清朝民間的日常和商業生活。

▲?潤華號戲服鋪?▲

▲?麗和號錫器鋪?▲

▲?三信號金箔鋪?▲

▲?圣華號佛像鋪?▲

廣州作為清朝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在珠江港口上眾舶云集。

船舶成了外銷畫中一大主題,晚清時期的外銷畫中大概有數百幅船舶畫的作品。

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當年甚至專門在廣州雇傭了一批畫家,繪制了不少恢弘的珠江風景船舶畫。

如今在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所藏的18—19世紀的中國外銷畫中就有150多幅船舶畫。

珠江上停泊了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船只,分為搭載客商和旅客的客船,也用于運載各種必需品的貨船,常見的還有戲劇藝人用以居住和出行的戲船。

絲綢、瓷器和茶葉,這三種商品的生產在當時都是推進中西方貿易的主要動力,因此也成了外銷畫重要的創作主題之一。

在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藏中,多個外銷畫的組畫生動描繪了當時的種茶、瓷器、絲綢等中國特色制造。

▲《瓷器制造圖譜》▲

清朝的三大外出口貿易產品:茶葉、陶瓷和絲織品,這些熱門商品在當時整個西方社會都是比較神秘的。

他們非常希望了解這些“不可思議”的產品是如何在工坊中生產和加工的,相關主題的外銷畫銷量也非常大。

▲《瓷器制造圖譜》▲

對于當年來華的外國商人、海員和旅行者,這些外銷畫無疑是最佳的“旅游紀念品”,也是他們回國后向親友展示異國游歷的重要憑證,被稱為中國的明信片。

▲《茶葉制造圖譜》▲

茶葉、瓷器和絲綢等專業制作工藝被外銷畫家作為創作的題材記錄下來,成為珍貴的社會民生歷史畫卷。

這些當年不被重視的旅游紀念品,至今已成為珍貴的藝術史料,被藏于歐洲的各個博物館中。

▲《瓷器制造圖譜》▲

加入中國風情走向世界?

這些外銷畫都是由職業化的畫師來制作的,在廣州十三行聚集了一批以開畫店為業的中國畫師。

但是,大多外銷畫師都籍籍無名,只有少數畫家的英文名字被歷史記載。

當時他們被統稱為“某呱”,他們將英文的「Qua」對應為“呱”字,比如同呱(Tonqua)、富呱(Foiequa)、發呱(Fatqua)等等。

在這些“呱字輩”的畫家中,數林呱(Lamqua)的聲譽最高。

林呱的中文姓名是什么?學界至今沒統一看法,他是歷史記載中第一位面向西方市場創作的廣東畫家,當時外銷畫的典范。

跟隨來華的西方畫家學畫是外銷畫家的主要學習途徑。

幾乎所有的畫家在初期都會找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去模仿,對林呱影響最大的是19世紀來華的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

George?Chinnery,?1774―1852

林呱早年向本地畫家學習了寫實油畫的技巧,后來給錢納利當了學生和助手,他很快熟練掌握到英國油畫風格并自立門戶,最后兩人成了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關系。

他在畫面的構圖、色彩的處理和筆觸、戲劇般光線的處理上都非常成熟,將英國學院派古典肖像畫的油畫技法運用得游刃有余。

Lamqua/ Portrait of the Hong Merchant Howqua, seated small three-quarter length

清朝來華當官或經商的洋人非常喜歡訂制自己的肖像畫。

林呱以特定的南方船舶港埠的風景作為肖像人物的背景,因此創作了大量肖像畫:穿制服的外國水兵和水手、衣著氣派的富人及其貴婦。

Left: Lamqua / A Western Merchant, seated small half length, by a Moon Window, with a view to a Pagoda beyondRight: Lamqua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three-quarter-length, seated before a red curtain, a landscape beyond

大多數從事外銷畫制作的都是社會底層的人,并不能像林呱有拜師的好運氣,他們都是通過在畫室的工作中互相模仿、學習西洋繪畫技法。

比如當時最受歡迎的肖像畫都是以珠江和船只為背景,不同畫室之間的畫師也會跟上當年的繪畫潮流,選擇相同的主題、材質、構圖及色彩,甚至相互模仿。

為了迎合西方人的喜好,外銷畫師會大量使用中國風的背景和元素來裝飾畫面。

結合西方肖像畫的技法,包括透視法、技法和材料,外銷畫被制成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玻璃畫等多種藝術形式。

從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商人?John Pike?的肖像玻璃畫可見,除了他的姿勢造型和當時的歐洲肖像畫一樣外,畫面其他部分都是用中國元素來裝飾,比如中國的松樹、喜鵲、書籍等等。

外銷畫的肖像主題還描繪了清代多種身份的中國女性,包括官宦富貴人家女眷、手工藝人勞動女性、曲藝雜耍行業女性等等。

外銷畫師為了滿足西方審美而繪的美人圖,突出了東方女性細長的雙眼、櫻桃的小嘴、華麗的衣著配飾,住在精致的庭院房間內,充滿了濃濃的東方情調。

油畫《名妓》?

大多數的外銷畫師掌握到的西洋畫技法只是一些最簡單的“皮毛”,加上采用大規模流水生產作業,創作本身非常局限。

因此,為了讓外銷畫達到更好的銷量,他們甚至會根據洋人的要求加工定制畫面,比如把中國女子的肖像硬生生地“套進”基督教牧羊人的故事之中。

上:La Bonne Bergère下左:Shepherdess下右:Young Woman in a Blue Veil

雖工亦匠不入畫品,外銷畫始終沒有中國繪畫的象征圖式和所流露的意韻,其藝術價值一直未獲得廣泛認可,只作為廉價的旅游紀念品。

由于當年外銷畫的主要客群是外國游客,作為旅游紀念品大量流入了歐美各國。

如今,這些外銷畫不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內,就是流轉于外國各大拍賣行之間,在國內很長時間都沒有受到關注??——?實際上這是一塊未被完全開發的藝術璞玉。

作者:菲比 責編:叢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印客美學


精選文章:

好玩的跨界設計,都有哪些設計方法?

白敬亭許光漢都在穿!00后新生代設計師品牌

14組90后藝術家 一起“斷裂”

從服裝名校的新銳設計,探尋屬于自己的奇幻時尚國度!

視覺魔術師Es Devlin,有限的空間創造無限的可能

2022 MTV VMAs紅毯,透露出哪些時尚新趨勢?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