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場音樂會刷屏了。

9月2日晚8點,被稱為“音樂詩人”、“清華才子”的知名音樂人李健,帶來了首場視頻號線上演唱會。

現場的音樂廳,如同一塊來自遠古的巨石降落在可以遠眺長城的山谷,當李健溫暖治愈的歌聲響徹整個阿那亞,無數人收獲了內心的平和與感動。

李健舉辦演唱會的音樂廳,是由OPEN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的阿那亞山谷音樂廳。

山谷音樂廳位于河北承德的山谷之中,層疊的遠山形成一幅氣勢磅礴的山水畫卷,建筑置身其中,如同一只朝向天空的耳朵,聆聽遙遠寂靜的空谷之音。

李健形容它像一個開放的魔方一樣,對于歌手,對于一個追求聲音的人來說,這個空間無疑是可以給人無限想象力的。

感動我們的是李健的音樂,也是山谷音樂廳的建筑

建筑與音樂雖為不同的藝術形式,卻有著解不開的聯系。

01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

查爾斯·布魯克斯(Charles Brooks)鏡頭下的澳洲迪吉里杜管

“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熟悉,但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

德國文學家約翰·歌德曾在手稿中寫下“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理論作曲家姆尼茲·豪普德曼則在《和聲與節拍的本性》中提出“音樂是流動的建筑”。

哲學家黑格爾則在《美學》中進一步闡釋,認為建筑與音樂都是各種比例關系的和諧。

每當人們傾聽《英雄》交響樂雄渾奔放的音調,感受《悲愴》低音婉轉的旋律,或是領悟《春江花月夜》那余音繞梁的絕唱,都會收到美的陶冶。

同樣,建筑是按一定的科學與美學規律,有組織的物質存在,聽出建筑的韻律是識讀建筑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筑的韻律是優秀建筑的生命力要素。

德國大詩人歌德說他在米開朗琪羅設計的羅馬大教堂前廣場的廊柱散步時,深切地感到了音樂地旋律。

雨果在驚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之美時,不禁這樣評價:簡直是石頭制造的波瀾壯闊的交響樂。

難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說:“一柱一梁的連續重復,好像四分之二拍子地樂曲,而一柱二窗的立面節奏,則似四分之三的華爾茲。”當站在景山頂上俯視北京故宮建筑群時,沿著中軸線我們仿佛看到了中國古建筑中交響樂的主題旋律和對位法。

02

建筑師如何將音樂引入建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第一個以搖滾樂為主題的博物館,由華裔建筑師貝聿銘設計,事實上,從來不聽搖滾樂的貝聿銘一開始婉拒了設計“搖滾名人堂”的這個工作邀約。

但充滿挑戰精神的他后來改變了想法,接下工作后,他特地約上《滾石》雜志的出版商一起,到孟菲斯、新奧爾良等搖滾圣地做了趟長途旅行,在業內人士的幫助和親身參觀體驗中感受搖滾樂的精神所在。

1995 年 9 月,搖滾名人堂落成,Little Richard 和小野洋子主持了剪彩,一萬多名現場觀眾都被眼前這座建筑震撼了:玻璃四邊形連接著矗立在伊利湖上升起的圓形水塔,背后倚靠著數個橫豎錯落的四棱柱。

幾個簡單幾何圖案的組合活像一幅康定斯基的《構成第八號》,亂中取整,變化的律動感和整齊的節奏感都在其中。

當時紐約時報的記者為這件作品寫下了一句著名評語,到現在貝聿銘事務所的作品介紹頁上仍保留著這句話:“一個爆炸性的和弦,音樂從建筑中心開始激蕩。”

另外,還想介紹一位特殊的人物,兼具建筑家和音樂家的雙重身份——澤納基斯。他曾在柯布西耶的事務所工作,參與了菲利普斯館,拉圖雷特修道院,馬賽公寓的設計等等。

菲利普斯館和他所創作的曲目《轉化》有什么關系呢?

澤納基斯將這首曲子的五線譜以圖表的形式記錄了下來,以音的頻率(高音)為X軸,時間為Y軸,把曲子記到圖表上,就成了擁有一定長度的,朝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線。因此也就形成了直線的不斷累積,最后整體看來是一個雙曲線拋物面的形狀。

這看起來,就宛如菲利普斯館的立面圖,或者平面圖。所以說,特殊的樂譜提供了靈感,建筑設計圖將其規范并轉化為可操作性的建筑。因此,在結構層次方面,樂譜和建筑設計圖也被銜接了起來。

建筑師王昀最為人熟知的,除了住宅“創新”的實踐,對世界聚落的研究,還有一件事情是跨界。這些年他寫作了《跨界設計 :建筑與音樂》《跨界設計:建筑與書法》《跨界設計:建筑與繪畫》等等。1994年,東京舉辦了第四回SL住宅設計競賽,題目為《埃里庫·薩蒂的家》。薩蒂是20世紀著名的先鋒派音樂家,出生于法國。他的音樂很前衛,曾被評論家貼上所謂印象主義,象征派,未來派,達達以及超現實主義等不同標簽。

《定音鼓詠嘆調》譜面

那時王昀正在日本念書。還有兩年,他將從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課程畢業。王昀看到樂譜中的點點畫畫,就想可不可以換個角度看樂譜?換個角度,把樂譜中的點點畫畫立體化,瞬間地會發現一個完美的空間世界。想到這里,薩蒂的家在王昀的觀念中也瞬間完成了。

“所有的這些音符形成的節點、空間的疏密關系,富有意料之外的美感。”這次創新的嘗試,對王昀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頓悟時刻,從“跨界”中他獲得了一種自由,不被所謂的領域本身的限定所。

譜面空間圖式1993年的這個獲獎設計,很多人以為它會是一個停留在紙上的方案。2015年,它真的在北京大興竣工了。北京建筑大學大興校區,王昀把設計方案“薩蒂的家”(Satie'sHouse)用1:1的比例將其建造起來。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定制”的達達主義建筑——在薩蒂去世90年后。

薩蒂家中的空間印象

03

音樂與建筑真正發生碰撞的地方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建筑與音樂真正的發生碰撞,那一定是音樂廳。? ?

由日本建筑師磯崎新設計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外形像是一個馬鞍,這里曾經是徐匯的調水池,建筑本身坐落在巨大的泉水上,以抵消地下三條地鐵線的震動對音樂廳的影響。

建筑內的大廳通過使用最新技術和敏感材料,實現了完美的聽覺平衡,竹編編織的反射板和用北海道柏木制成的舞臺地板極具匠心。

2015年落成的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更是將音響效果的創新探索到極致。它有兩個嵌套的腔體空間構成,設計師大膽地將一些觀眾席懸在演出大廳上空,并且可根據不同的演出需求,把觀眾席調節到最佳狀態。

在這座音樂廳里,你幾乎看不到一條直線,墻壁和眺臺形成了巨大的曲線,天花板上的嵌板像云彩般懸在空中,這些曲線不是建筑師用來增加視覺上的美觀,其每一條曲線都是精心設計,用來增強聲音的反射效果。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音樂廳的現代感,又起到了優雅與大膽巧妙融合的效果。

2013年獲得歐洲建筑設計作品最高榮譽獎的哈帕音樂廳就像“天籟之所”,由冰島享譽全球的視覺藝術大師奧拉維爾 埃利亞松與當地建筑事務所聯合合作。

據說其設計靈感來自冰島冬季夜晚變幻莫測的夜幕。

這座建筑坐落于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陸地與大海相接的一處僻靜之地,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大海,也可以眺望峰巒起伏的群山,上千塊十二邊形幾何玻璃體組成的建筑外觀堪比萬花筒,隨著天空的顏色、季節的變化、視角的不同反射出萬千光芒,令彩虹都相形見絀。

從門廳望去,大廳形成了山丘狀的地塊,類似于海岸上的玄武巖,與富有表現力的開放式立面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巖石的核心,該中心最大的大廳,即主音樂廳,將其內部展示為一個熾熱的力量中心。

04

建筑本身,也是一件巨大尺度的樂器

清末外銷畫,彩繪中國傳統樂器演奏

建筑的“筑”在我國最早就是一種古老的樂器,隨著歷史的發展,樂器的“筑“與建筑的”筑”通用。而如今我們看到,建筑真的可以如同一個巨大尺度的樂器,將自然的聲音重新演繹,產生不同凡響的視聽體驗。

Le Cylindre Sonore音柱

如果直接利用建筑結構,建筑外圍環境結合聲學原理將音樂引入建筑中,其實整個建筑就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樂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回音建筑,在我國有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壇回音壁、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河南的蛤蟆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特別是北京明清兩代建筑的天壇回音壁與三音石,非常引人入勝,回音壁內側墻面平整光潔,它使外來音響沿內弧傳遞,久久回蕩。

而利用建筑外在環境的案例也不少,比如蘇州園林中經常會出現如聽雨閣、聽雨軒之類的景觀建筑,這樣的建筑一般前有一泓清水,水中荷花婷婷,建筑前后左右也均分布著幾叢翠竹,芭蕉數棵,無論春夏秋冬,雨點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就會奏響優美的樂曲,加上聽雨人的心態各異,就會讓整個建筑別有韻味。

結語

在一片片墻體間游走,停下來感受每個空間局部的聲音混響,并被它們的差異所吸引——這是這座房子自己演奏出的奇妙音樂。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時間的藝術,是流動的。建筑是空間藝術,色彩藝術,視角藝術,是固化了的藝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將音樂融入建筑,那是不是流動的空間?

圖文來源:

[1]https://xw.qq.com/cmsid/20201224A08XOZ00/《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2]https://www.douban.com/note/682843107/?type=rec#sep/《建筑與音樂》

[3]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220977/《建筑思考|音樂性在建筑中的體現》

[4]https://www.sohu.com/a/210513969_241896/《王昀?|?音樂空間詩?|?生活月刊》

[5]https://www.sohu.com/《全球TOP10的音樂廳,你最想去哪一 個?》

[6]https://mp.weixin.qq.com/《建筑與樂器,有什么關系?|?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

[7]https://baijiahao.baidu.com/《李健線上演唱會,建筑與音樂的靈魂共振,每一次都讓我們感動|?鳳凰空間》

編輯??路東野

責編??茄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匠山行記


精選文章:

直擊2022秋冬紐約時裝周,當下炙手可熱的時尚品牌!

設計師對于日語聲音可視化的方法

以庫布里克為名的Gucci電影放映廳,開業!

時尚圈最流行,人們重新愛上了“死亡芭比粉”!

《吉巴羅》導演直呼天才,AM御用概設師!95后小哥的開掛人生!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