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看過《小王子》,應該對這幅插畫印象深刻。
孩子得知蟒蛇是整個吞吃獵物后,對“蛇吞象”這一畫面產生了天真的聯想。而大人不懂,以為就是一頂帽子,還讓孩子不要畫這些,多學習有用的知識。
我們初次接觸一些超脫現實的作品時,很可能就是「大人」思維: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它在表達什么?這也算攝影嗎?
可在不解、拒絕之前,或許我們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畢竟,我們都從孩子長成大人,腦袋瓜里也有過天馬行空的幻想。
比如,95后攝影師關曉鵬想著:「沙漠為什么不能是綠色的呢?」
關曉鵬來自甘肅,這里有莽莽黃土,也有濕地良田,就像今年的票房黑馬《隱入塵煙》所呈現的那樣。
《隱入塵煙》劇照
地域空曠,任由他的思緒飄蕩;小縣閉塞,堵住他認識外界的通道。種種留白,使他只能靠想象來填充。
于是,當攝影成為手中的畫筆,他就用大膽的色彩,涂抹出一個個介于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奇異世界。在那里,有綺麗的風光、迷離的都市,還有普通又值得欣賞的事物……
通過這種方式,他詮釋著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現在,他是infinity攝影小組成員,尼康中國、索尼中國、視覺中國、海洛、圖蟲,以及iPhone、vivo等諸多手機品牌的簽約/合作攝影師,也是大家眼中的“陽光色師”。
他是如何從小白蛻變為大神,他的色彩中蘊藏著什么魔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ONE.ˉ初心:山海可達
關曉鵬的網名叫“山?!?,看到這個名字,就可想他對自然風光攝影的熱愛了。
關曉鵬的頭像:“山?!眑ogo
這份熱愛,緣于大一夏天的某個下午。
剛上大學,關曉鵬和很多新生一樣,沒事就喜歡到處玩,盡情享受自由的空氣。學校附近有個很大的國家濕地公園,就是一個消遣的好去處。
那天,天空蔚藍、白云成團,仿佛伸手可觸,他和舍友走在翠綠的蘆葦叢中,風一陣陣地吹,蘆葦一波波地蕩,舍友穿著一件白T恤,好像畫中人。
他忍不住拿起手機按下了快門,這一按,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當時手機只有一個攝像頭,不夠發揮,于是大二時,關曉鵬就給自己買了單反,開始玩攝影。
那會,他還比較內向,身邊也沒有同學玩攝影,只能靠自己摸索。
熊熊的創作熱情,促使他沒課就出去拍,一天能拍五六百張。拍攝技巧不懂,就在公眾號上看,PS不會,就在百度上一點一點搜索。
濕地公園成了他的拍攝基地。
在這里,他看日升日落,看夜晚的流星,看湖面結冰又融化,看來去成群的大雁、天鵝和丹頂鶴,還有收割蘆葦的人……這些一一記錄在他誠摯的鏡頭下。
離開繁悶的農學課業,這里以無限的自然,將他的攝影夢輕輕托起,就如一片精神圣地。
對攝影的熱愛與日俱增,在農業公司的實習又令人失望,于是,19年畢業之后,關曉鵬選擇到傳媒公司當一名全職攝影師。
翻開人生的新篇章,他在平臺上取名為“山海可達”,后簡化為“山?!保源思耐兴你裤健溉サ厍蛏系拿總€角落,拍下那里的風光」。
TWO.ˉ主題:跨越現實與夢境
對關曉鵬來說,好的風光攝影,首先是對目之所見的還原。
比如秋日下的層林盡染——
瀑布凝固后的青綠色——
或者迷蒙、清冷的山峰——
因為在他看來,真正的風光攝影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讓觀看的人感受到這個風景的狀況,產生一種代入感」。
但除了眼中的真實,還有心之所感的真切。
所以,攝影之于關曉鵬,還是一個“圓夢”的過程: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通過攝影都可以實現。
看他的作品,仿佛闖入了不同的異時空——
超廣角下的魔幻世界,壯闊而瑰麗,是他對風光攝影大神的追隨。
暗調下的神秘世界,是他偏愛的氛圍。
借用意象的童話世界,通往兒時純真的夢。
治愈系的漫畫世界,則是對現實的慰藉。
工作之后,接觸自然的時間變少了,鏡頭只好轉向城市風光。
城市原本就是人造景觀,也就談不上「還原」,所以關曉鵬更追求個性化的「再創造」。
由于熱衷科幻片,他作品中的建筑,被賦予了一種科技感、未來感。
這些作品跟我們認知中的攝影不大一樣。因為它們不是單純記錄一處景觀,或者描述一件事,而是「呈現一個想見而現實中沒有的場景,是一種情緒的傳遞、自我意識的表達」。
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就需要借助一些夢幻、迷離甚至荒誕的「超現實」表現手法。
THREE.ˉ手法:“陽光色師”的煉成
我們會發現,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城市建筑,關曉鵬照片中的超現實成分,基本都體現在色彩上。
對他而言,色彩就是最直觀、最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表現形式。
20年底,他受到《賽博朋克2077》游戲的啟發,創作了一組城市夜景作品——《未知城市》系列。
作品中鮮明的色彩風格,以及高級的畫面感,毫無疑問是對之前作品的集大成。也是從這時起,大家開始叫他“陽光色師”。
那么,要怎樣實現這種效果呢?
關曉鵬給出的三大要點是:色彩搭配+影調、色彩統一+氛圍渲染。
01
合適的色彩搭配,是畫面表達的基礎。
關曉鵬主要是用主色調來明確照片基調,再用其他色彩來融入或制造沖突,從而強化主題。
比如這張月色下的塔,就以深藍色為主,營造藍調時刻的靜謐氛圍,再用黃色進行對比,凸顯月色的溫暖、明亮。
這張電影院中的座椅,則調成暗紫和暗綠的鄰近色,使畫面顯得神秘而危險(也許你還會聯想到電影《小丑》中的角色服裝)。
要做好這一點,除了大量看圖,基本的配色原理也需要懂。
02
很多時候,我們說一張照片處理得很“干凈”,除了它消除了干擾因素,更重要的,是因為它的影調、色彩統一。
這是提升畫面層次和質感的關鍵,也是后期處理中最有難度的一步。
影調方面,除了調整明暗、對比度,還有清晰度、去朦朧等細節的處理。
色彩方面,可以先調整白平衡(色溫、色調),把我們看到的場景還原出來。
再通過HSL工具,對單一色彩進行微調。這里,關曉鵬強調,「調色不僅是調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也很重要,它們是三位一體的」。
比如下面這個場景,想通過陽光、向日葵傳達一個積極的主題,就要適當增加曝光、降低對比度。在藍黃對比色的基礎上,關曉鵬還提高了色彩的明度,才使畫面的調子明亮起來。
如果是單色調(同個色彩)的場景,還可以通過不同的飽和度和明度,來營造畫面的層次感。
當然,關曉鵬認為,「如果只調整單一的色彩,可能會把握不好度,使顏色之間產生不協調的斷層。想要作品的整體性更強,還得好好研究和學習曲線工具」。
除此之外,不是“低飽和”才高級,「只要色彩、影調統一,照片就會脫離日常,產生陌生感,自然會顯得高級」。所以他也有“高飽和”或“紅配綠”的作品。
03
借助局部工具或色調分離進行氛圍渲染,可以更好地凸顯主題、輸出情緒。
比如這張日落后的海景,為了營造一種邪惡感,關曉鵬大膽采用了紫色,而非傳統的藍調。
為了把視線集中在地平線附近,可通過色調分離,給這個部分增加亮眼的暖色。
至于天空和海面,天上“狂放”的云朵較有特色,海面則比較平淡,因此通過局部中的漸變濾鏡,壓暗海面,就使畫面層次更加分明、氛圍感更強。
這些后期技法并不難,只要認真學習、多多實踐,就可以掌握,甚至手機軟件都可以操作。
在關曉鵬看來,難的其實是思路,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效果,歸根到底,「攝影風格是你對世界的認知,還有你的主觀表達」。
FOUR.ˉ展望:山海無限
工作一年后,關曉鵬感到創作欲望和想象力在不斷消退,于是決定轉行,讓攝影變回業余愛好。沒了職業上的壓力,他的創作變得更加自由。
器材上,他開始用手機“整活兒”。
因為便攜小巧,手機不僅幫他省去了許多繁瑣的工作,還可以拍到一些刁鉆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以前受限的創作。上面展示的不少作品就是用手機拍攝的。
手機攝影作
品
題材上,他開始嘗試街頭人文拍攝。
雖然一開始拍攝城市風光,是由于工作條件限制,無奈做出的轉變。但隨著他對攝影的認識逐漸深刻,現在他想通了,「你選擇哪個題材,是看它適不適合表達你的內容,這才是最重要的」。
創作方式上,他推出了最新的系列作品《獨處時間》。
《獨處時間》系列
不同于以往只在形式上相關聯的「組圖」,這是他第一次嘗試「項目式創作」,即借助一個明確的概念,去表達完整的內容。
在這個系列中,他就以一把椅子代指自己,通過不同場景中的色彩運用,來表達獨處時的孤獨、思考、愉悅與充實。
《獨處時間》系列
今年,他從西安來到深圳工作,感到生活氛圍上發生了挺大的變化。
在他看來,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同時煙火氣十足、生活很舒適的城市。那里的傳統文化讓他沉迷。將來,他還想拍一些中國風的作品。
而深圳是一座節奏快、花錢多,但當代藝術發展得較好的都市,在這里,他可以近距離接觸更多藝術家的作品,學到更加超前的東西。
在新的環境下,關曉鵬開始反思自己:「過了3年新手期,我的水平就直線上升,相當于跳躍式的進步,但走得太快了,就出現很多隱患?!?/p>
這種隱患,既有創作過程中的急于求成、模式化,也有日常的焦慮、自我懷疑。但畢竟在山高地闊的黃土坡上長大,他還是看得比較開,懂得疏導自己。
「如果覺得不想拍,或拍得不行,就先不拍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畢竟,攝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光搞攝影,也要好好搞生活呀!」
現在,他開始放慢節奏,比如花一整天拍張照,再花一整天修圖。他也開始審視過去的作品,查漏補缺。
他還強調,一定要不停地學習,才能提升自己,更好地度過瓶頸期。還有就是不斷認識一些新的攝影師,每一次相識和交流,都會帶給他很多啟發。
如今,對于關曉鵬來說,“山海”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更代表著“無限”:「做什么事都一樣,沒必要為自己設限?!?/p>
FIVE.ˉ最后的話
回顧自己的攝影之路,關曉鵬笑道:「攝影對我的改變,真的是翻天覆地?!?/p>
無論是性格、待人處事,還是看待世界的角度、思維,都在學習攝影之后,開始正向地發生變化。
還有職業發展方面。剛上大學的他對未來原本沒有規劃,平時也很懶散,但接觸攝影后,他慢慢地有了自己的追求和夢想。
攝影拓展了他生命的寬度和深度,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也許是這種意想不到的巨變,使他更懂得知足、珍惜。所以,當別人一味往前趕時,他還能回頭看:從過往的作品和生活中汲取力量,并不斷對它們進行新的詮釋。
關曉鵬
在他的影像中,現實與夢境的邊界很模糊,讓人感到格外真實,仿佛一個可以觸達的理想之地;那些色彩繽紛、奇異,卻自成一統,使人沉浸其中,感受著不同情緒,而終歸于一個平和的心境。
我想,影像不只是呈現「看得見的真實」,更可以表達「內心的、潛意識中的真實」。后期也是攝影創作的一部分,攝影的范疇,不該被限得那么窄。
現代主義大師曼·雷也說過:「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夢幻?!?/p>
退一步講,如果看到一個作品,就被它的美,或者它傳遞的情緒打動了,難道還要理論它到底是不是攝影嗎?
也許,它的存在就是意義,而我們,把時間留給欣賞就足夠。
圖 | @陽光色影師山海
文 | 周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玩轉手機攝影
精選文章:
可口可樂推出《英雄聯盟手游》聯名款迷你罐,將跨界營銷玩到極致!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