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雪糕刺客頻上熱搜,刺痛了消費者的心。
到了今年,炎炎夏日,雪糕依然熱度不減。
同樣是動輒十八二十塊的標價,文創雪糕因為景點打卡屬性和超高的顏值設計,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
不過,設計卷到極致便是擺爛,今年文創雪糕的畫風似乎跑偏了。
最近,社交媒體上刮起了一股文創雪糕大比拼的風潮。
看到網友曬出的參賽作品,有種幻視淘寶“丑東西大賽”的既視感。
天下雪糕千千萬,怎么能找到這么丑的?
沒錯,這里說的就是陜西考古博物館的文創雪糕。
圖源:@Heven.
在社交平臺上一舉斬獲了7000多個點贊收藏,掀起新的討論熱度。
出圈的秘訣,正是這副似笑非笑,雙目放空的呆滯表情。
圖源:@一只跟屁棉
像極了麻木又不失禮貌的打工人精神面貌,簡直是演我本人。
看久了別有一番丑萌可愛的感覺,屬實是耐看型選手。
雖然表情奇怪造型潦草,但絕不是設計師擺爛敷衍。
雪糕設計原型來自于西安楊官寨遺址的鏤空人面覆盆形器,是一件貨真價實的文物。
圖源:@一只跟屁棉
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器座,或適用于祭祀或巫術活動中。
本以為是幽默搞怪,沒想到是100%高度還原。
設計師:臣妾此身從此分明了。
不得不說,這屆文創雪糕設計越來越丑萌了。
靠丑設計出圈的,不只是陜西文創雪糕。
在陜西“假面”雪糕爆火前,南鑼鼓巷的文創雪糕一直穩坐霸主寶座。
圖源:@Tyyy
因為取自于南鑼諧音梗“男蘿”,雪糕直接以蘿卜造型呈現。
圖源:@Tyyy
咱就是說雖然是男蘿卜,但是這長相是不是過于隨便了。
和《爆笑蟲子》中呆萌的yellow“撞臉”,不能說毫無關系,只能說一模一樣。
又和網上調侃的美女男友“河童”表情包如出一轍,有種不忍直視的殘忍感覺。
不過丑歸丑,但是男蘿雪糕人氣爆棚,成為網友打卡的首選。
足以可見,文創雪糕丑萌設計的魅力,越丑越惹人愛。
這也難怪,全國各地文創雪糕逐漸放飛自我,加入了這場比丑大賽狂歡。
北京香山文創雪糕,好好的楓葉無端端長了嘴,生動詮釋了何為一笑毀所有。
圖源:@小貓
隨手一拍,為朋友圈貢獻笑話成就+1,真的笑不活了。
圖源:豆瓣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陶鷹雪糕,嚴重懷疑設計師夾帶私貨,擱這安利《憤怒的小鳥》是吧?
圖源:@c
呆萌中透露出一絲肅穆,越看越可愛哈哈。
圖源:@Inchcat芝陶
江西博物館的“雙面神人”雪糕,露出八顆牙齒的標準笑容。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陽光開朗大男孩般的滿滿活力。
圖源:@L123
圓明園的文創雪糕,也有種難以抑制的愉悅感。
圖源:@YanGnn
圖源:@來來去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俑”氣雪糕,一改兵馬桶的威嚴形象。
圖源:@選擇性失憶
經歷過歷史長河的洗禮,當高冷的兵馬俑開始賣萌,誰能招架得住呢?
圖源:@Aranka
山西博物院的鸮卣雪糕,可愛卻不失凌然威武之氣,不愧是最萌文物!
圖源:@momo
洛陽博物館的仕女俑雪糕,把原型靦腆嬌羞的笑容變得面目猙獰。
圖源:@泡泡手作
小手牽一牽,“塑料姐妹花”,永遠不分家。
再來看山東博物館的亞醜鉞,古時候是王權的象征,如今印制在雪糕上喜感十足。
圖源:@momo
還有些文創雪糕,在設計上踐行“極簡風”,大大減弱了景點的觀賞性特色,因而被網友吐槽“丑”。
蘇州園林的留園雪糕,看得出造型上盡力展現園內冠云峰“皺、漏、瘦、透”的特點。
圖源:@蘇報美食探店
但是相比實物,文創雪糕的設計過于簡單了。
北京鳥巢的文創雪糕,如果沒有“北京歡迎您”的幾個大字,恐怕不會讓人聯想到鳥巢吧。
圖源:@艾誰誰
長春的偽滿皇宮博物館,文創雪糕的設計靈感竟然是溥儀的眼鏡。
圖源:@沒有人_
看完只能說,設計得很好,下次別再設計了。
從最美文創雪糕,到如今流行的丑萌文創雪糕,不難看出文創界掀起了新一輪的“內卷”。
去年景區雪糕大戰,拼的是精美的造型和讓人一眼驚艷的創意。
今年反其道而行之,比起常規的亭臺水榭和花木扶疏,景區更需要新鮮的“丑東西”來維持討論熱度,源源不斷吸引游客的目光,帶動游客消費力。
當然,這背后也與當代年輕網友的審美趨勢息息相關。
丑萌的景區文創雪糕,自帶社交屬性,能在千篇一律的旅游打卡照片中取其制勝,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游客分享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契合張揚個性的審美需求,因而引發跟風打卡行為,讓文創雪糕越“丑”越出圈。
圖源:小紅書
對于景區而言,洞察游客的獵奇心理,在丑設計上下功夫,有助于景區開展話題營銷,掌握流量密碼,展現景區會玩、年輕化的一面,更加貼近年輕受眾群體,搭建溝通對話的橋梁。
總歸來說,文創“丑雪糕”起到宣傳噱頭的作用,調動大眾的注意力,借助丑設計完成高效引流,不失為一種討喜的營銷方式。
況且,以上列舉的景區文創雪糕中,往往同時也推出了相關的高顏值文創雪糕,主打的就是一個雨露均沾,喜歡高顏值的,喜歡丑萌的都能一一兼顧到。
那么,哪一款文創雪糕更能戳中你的心呢?
作者:Della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頂尖廣告
精選文章: